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 通讯员 周强)张华国 《慈善公益报》记者近日从江苏省海安市慈善总会第四次(基金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了解到,多年来,该市慈善总会紧紧围绕社会保障、救助困难群体、助力疫情防控,推动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建设,广泛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截至去年年底,善款存量达1.9亿元,救助支出2.5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2.8万余人;村居慈善资金达9200多万元,平均每个村居超过40万元,慈善宣传、爱心募捐、村居慈善工作站建设等工作走在江苏省和南通市前列。2013年,海安在江苏省县级区域内第一个设立了“5·12慈善日”,2016年村居慈善工作站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全市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全民慈善氛围。
会议上,南通市政协主席、南通市慈善总会会长黄巍东要求将“慈善之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及文明创建活动考评体系,通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社合作、跨界融合、发动社会、依靠群众力量,进一步将海安慈善事业持续推向更深领域、更高境界,在南通全市大力推进“慈善之城”建设中当好排头兵。要持续深化“百户爱心助困”“阳光之肾”“情暖学子”等项目内涵,加强与慈善事业发展先进城市的交流合作,努力打造更多在南通市、江苏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慈善品牌。
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要求全市各级慈善组织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各区镇街道、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要关心支持慈善事业这项庞大的公益性社会系统工程。要同行善举,把做好慈善、做深慈善推向前进。
海安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原会长王秀和受聘为市慈善总会名誉会长。孙进基代表市慈善总会(基金会)新一届理事会作了表态发言。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