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新闻
搭起津陇慈善的乡村振兴“桥” ——天津市慈善协会助力甘肃乡村振兴纪实
2021-08-16 09:12:45    慈善公益报

搭起津陇慈善的乡村振兴“桥”

——天津市慈善协会助力甘肃乡村振兴纪实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希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天津市慈善协会(以下简称协会)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根据天津市委、市政府对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要求,全力以赴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今年2月份开始,此项工作被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确定了以提升民生质量为任务目标,即“津陇慈善情 助国乡村振兴系列项目”,计划三年内在甘肃建成两百个“一家”(关爱儿童之家)、“一站”(老人活动站)、“一室”(电子阅览室)。今年确保完成100个项目。目前,协会已募集到资金1100万元,与甘肃省慈善总会签订首批建设项目30个。

统一思想认识 认真分析论证

  深刻领会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和市委对此项工作的要求,是协会狠抓乡村振兴工作落实的首要任务。自今年年初起,协会每周的会长办公会都将乡村振兴内容列为第一议题。连续四次集体学习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重要意义,并全力投入,为投身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

  选准项目,是会长办公会确定的工作要求。协会领导带队两次拜访天津市社会动员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方向、探讨项目。经过认真研究和实地考察,协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确定了以改善民生项目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之后,协会立即在会员、理事、副会长及副会长单位中进行宣传,传达了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及市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要求。

  3至4月,协会先后召开了会长(扩大)会、区慈善协会动员会、商会协办处座谈会、志愿者团队恳谈会,引导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5月29日至6月5日,协会在天津市美术馆举办了首届“弘扬慈善精神 永远跟党走”摄影展,在展览开幕式和展览内容上特别突出了乡村振兴的内容宣传,并动员一些企业与社会组织当场为乡村振兴捐款,产生了积极的引导示范作用,引发了一次为乡村振兴捐款捐物的小高潮。该展览开展短短9天即有超万人进场参观,几十个单位的党团组织,以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在此举行专题党、团日活动。

并行同步推进 实现精准对接

  协会明确以提升民生质量的切入点为“一站”“一室”“一家”后,5月17日至20日,协会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考察组带着项目初步方案赶赴甘肃,与甘肃慈善协会沟通讨论,征求意见,听取需求。短短两天时间里,马不停蹄地先后走访了甘南州合作市、夏河县,白银市会宁县、靖远县,以及兰州市皋兰县的项目点位共计17个,获取了一手资料。考察组在走访中发现,所到乡村基本没有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场所;留守儿童比例高达80%以上;乡村图书室藏书陈旧稀缺,考察充分印证了协会选择的项目有需求、得民心,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一家”“一站”“一室”建设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地点确定、工程预算、项目设计、设备选择、施工队伍等。为提高工作效率,协会采取各环节工作同时展开的做法,最后集中到办公会审定,这种“并联”推进的工作方法,节省时间、便于调整、效果显著。比如,协会在聘请在津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同时,又有专人在甘肃落实地点,同时财务部门对接募捐单位。事实证明,并联推进的方法,有效节省了时间,当各方面的工作基本完成后,便可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将项目落地。

  7月19日至23日,协会领导带领相关人员一行8人再次赴甘肃,在甘肃庆阳市与天津市对口帮扶的7个县内行程1600多公里,实地考察确定了首批30个项目的点位,并与甘肃省慈善总会完成签约,确保今年9月底完成项目建设验收。

  将温暖融入“一室”“一家”“一站”,将关爱带给帮扶地乡村振兴,天津慈善协会将提升民生质量为己任,精准制定项目,使津陇慈善情的赞歌在中华大地回响。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