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丁兴魁 关江娜)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以推进慈善为抓手,以“温暖二七”为目标,以“五社联动”机制为载体,积极推动打造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慈善事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态势,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得到了大幅提升。
建立“大慈善”发展格局
2017年以来,二七区坚持把“共享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温暖二七”建设。以提高城市贫弱人口获得感和自我发展能力为抓手,形成了“一个目标、三年计划、四大平台、八大行动”的“大慈善”事业发展格局。
“一个目标”即建设党委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各显其能、爱心企业和个人力量多元参与、慈善公益资源充分利用的温暖城区。“三年计划”即以“平台建设和项目实施”为抓手,制定实施“精准帮扶三年行动计划”,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形成品牌。“四大平台”即搭建党群服务引领、公众参与联动、社会组织发展、公益慈善网络的“四大平台”,不断夯实慈善事业基础。“八大行动”即以关爱老、少、残疾、低保等11类困难群体为重点实施八大民生服务专项行动,实现二七区各类群体全覆盖。
提高慈善救助“精准度”
借助“互联网+”手段,打造“精准慈善”。二七区与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公益宝合作,尝试“互联网+社区慈善”的互助模式,打造便捷、透明、高效慈善。
创新“五社联动”模式,打造“全民慈善”。自2017年起,二七区在“三社联动”的基础上,由政府搭台、多元参与,创新开展“温暖二七”全民参与“公益+”行动,申报参与慈善项目的群众达10万余人次。
探索“慈善驿站”建设,打造“长效慈善”。作为传统慈善超市的“升级版”,二七区自2019年7月启动以来,采取“运营中心+驿站试点”运作模式,在全区共开拓社区站点306个,赋予传统慈善超市造血能力和服务功能。
彰显慈善事业“贡献度”
实施脱贫攻坚结对帮扶行动。二七区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主动对接河南卢氏县、新疆哈密市,开展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建立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卢氏食用菌生产基地和皇菊种植产业链;为卢氏县汤河乡中学和五里川镇中心敬老院开展援建工作,在哈密援建慈善超市;组织哈密青少年开展“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丝路精神”中原历史文化研学活动等。
2020年抗击疫情期间,二七区依托“温暖二七”平台,充分发挥区慈善总会、行业协会、社会服务机构、爱心企业及个人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疫情防控,捐款总额达300余万元,疫情防控急需物资12万件。
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中的“德治”作用。近年来,二七区在“二七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打造爱心城市,践行“全民慈善”理念,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涌现出一大批“感动人物”“慈善之星”和先进典型。二七区荣获多项荣誉,树立了开放包容、崇德尚贤、文明和谐的区域形象,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显著增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