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胡首民)8月7日,晨光漫过湖北省鄂州市燕矶镇嵩山村的晒谷场时,一张张画纸正沿着长桌次第铺开。在燕矶镇妇联的指导下,镇社工站与志愿者早已准备好纸张、颜料与画笔,等待着那些盼望亲情呵护的留守儿童——这场主题为“以画为语,向光而生”的艺术疗愈活动,将在孩子们的指尖“种出”心灵彩虹。
“看这根波浪线,像不像委屈时发抖的嘴唇?”志愿者举起彩笔在白板游走,在《线条会说话》的讲解中,“房—树—人”的轮廓渐渐有了温度。
8岁的小雅捏着笔的手微微颤抖,她画的蜜蜂翅膀上沾着星星。“妈妈在广东打工,蜜蜂能从我们这里飞过去吗?”女孩的声音轻得像蒲公英,却让后排的家长们一时间泪水浸湿了眼眶。
活动中,志愿者手把手轻轻握住家长的手腕,教家长们用“三步共情法”靠近孩子的心:先描摹蜜蜂的纹路,再说出“思念是甜甜的”,最后把画纸折成信封的模样。
作画环节,男孩们笔下的叮当猫揣着锤子,要去修理远方的火车;女孩们让菠萝长出翅膀,叶片上写满拼音的悄悄话。
收画时,一位奶奶紧紧攥着孙女的画,布满皱纹的手反复摩挲着画里的牵手小人:“原来不用说话,我们大人小孩的心也能靠得这么近。”村干部王慧站在画作旁庄重承诺:这面彩虹不会褪色 —— 艺术疗愈将成为村里的常设课程,让画笔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小太阳”。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