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赈灾
芒种稻香沁银龄 景湖义田续耕情 宁波市鄞州区“以老助老”育出“慈善新苗”
2025-06-18 11:01:35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赵得地 龚 静)芒种时节秧苗新,银发巧手种慈心。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景湖社区的“景湖义田”里一派生机盎然。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慈善义工俯身劳作,将青翠的秧苗稳稳插入水田——他们曾是经验丰富的老农,如今化身社区慈善使者,以汗水重续与土地的深情。队伍中,68岁的聋哑老人施政明动作娴熟而专注。在这方充满温情的土地上,他寻得了奉献社会的新身份认同。待到金秋重阳,这片稻田的丰硕产出,将被分装成“爱心礼盒”,赠予社区65位八旬以上长者。“年轻时插秧是为糊口,如今这把年纪再下田,是给老哥哥老姐姐们做慈善,这比捐款更有意义!”65岁的沈丽君道出了所有耕耘者的心声。



图为鄞州区下应街道景湖社区慈善义工正在插秧
 

  作为拆迁安置小区,景湖社区曾面临助老服务双重困境:一方面,身体康健的低龄老人拥有丰富的农耕经验,渴望发挥余热、服务社区,却缺少平台;另一方面,高龄老人需要关怀,却敏感于“被施舍”。为此,“景湖义田”项目应运而生。“这不仅是块田,更是社区‘以老助老、以田养善、以劳传慈’的慈善载体。”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秋波阐释道。据介绍,项目由社区提供土地与基础保障,低龄老人倾力耕种,所有收成无偿赠予高龄邻里,让两代银发群体在土地的馈赠中温暖彼此。

  义田的日常管护完全由社区居民轮值承担。施肥、灌溉等具体安排,皆通过居民自发组织的“义田议事会”民主协商敲定。项目创新设计了“劳动积分”制度,参与者可用积分兑换免费农具、农技培训等服务。“这绝非简单的以劳换物,而是培育代际互助的契约精神。”张秋波表示。当低龄老人为高龄长者躬身种粮,一种根植社区土壤、充满人情味的中国式互助养老模式,正在青葱稻田间悄然萌芽、茁壮生长。

  稻浪翻涌间,传递的不仅是饱腹之粮,更是邻里守望的暖意与传统慈孝美德的无声传承。正如75岁居民陆英台在田埂边的感言:“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份源自农耕文明的古老智慧,恰恰映照出慈善与敬老的质朴真谛——贵在及时,贵在恒久。景湖社区的这片“义田”,正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将这份智慧耕耘成可感可触的社区慈善新图景。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