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赵得地 龚 静)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慈善总会下属各镇(街道)慈善分会结合实际创新开展工作,慈善工作亮点频现。鄞州区下应街道以企业力量为引擎,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构建起“资金募集—管理监督—服务落地”的全链条慈善生态。目前,下应街道企业留本冠名基金规模达4160万元,慈善扶贫基金1340万元,持续为区域慈善事业注入强劲动能。
图为鄞州区第23次“慈善一日捐”下应街道捐赠活动现场
“培罗成扎根鄞州25年,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近2900万元,从贵州晴隆希望小学到四川凉山木里县物资援助,我们始终相信慈善是企业的生命线。我们更希望以自身行动带动更多企业和个人投身慈善。”宁波培罗成股份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监潘虹表示。
多年来,下应街道通过领导干部、骨干企业领捐带捐,完善企业留本冠名基金等形式,多渠道壮大慈善资金。作为鄞州区慈善标杆企业,培罗成联合德鹰、天宫、美术彩印、兄弟汽车、美康生物、蓝海绿业等9家企业,通过“留本冠名”模式持续注资,其中蓝海绿业今年新增300万元基金,专项用于助困、教育及公共卫生领域。
在慈善资金管理上,下应街道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监督体系,成立由村社、企业、职能部门三方代表组成的慈善资金管理使用委员会,实行“募集—使用—分配”全流程监管;出台《资金募集管理办法》《慈善财务延伸审计制度》,并试点《项目绩效评估制度》,从多方面对慈善项目进行量化绩效评估。下应街道副主任余佳子介绍:“我们公示每一笔善款流向,交好慈善事业的一个明白账、放心账,持续推进‘阳光慈善’建设,通过这些措施,确保了慈善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公开透明,增强了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
在这样的良好基础上,下应街道的慈善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街道凝聚爱心力量,细化服务类型,围绕民生需求开展各类活动,进一步培育“一社一品”慈善义工服务品牌,如东兴社区“芊丝美发”义工品牌、景湖社区“爱心裁衣班”等,为困难群体提供贴心服务。同时开拓慈善空间,如景湖社区的“茶亭 lab(实验室)”、湾底村的“人人慈善”爱心屋等,为居民提供便利的慈善活动场所。
从企业慷慨解囊到制度护航公信,从社区特色品牌到全域慈善生态,下应街道正以“人人参与、时时可为”的慈善实践,书写共同富裕的温暖注脚。当企业善举与制度创新同频共振,下应街道正将“人人慈善、分分是爱”的慈善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