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付婷杨)为满足社区居民的文体发展需求,推动社区慈善文化建设和融合,日前,广东省深圳市民政局指导,深圳市慈善会、深圳市龙湖公益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主办“美好家园共建计划”项目,定向支持美好家园共建计划文体艺术类项目。
8月2日上午,美好家园共建计划“探寻非遗之美 传承烙画之韵”暨2025非遗烙画创作与体验季启幕活动在深圳市成功举行。
启幕活动上,深圳市烙画艺术协会会长张守福详细介绍“2025非遗烙画创作与体验季”的核心理念。张守福介绍,本次活动通过高参与度的烙画展示+体验活动,激发市民对烙画的兴趣与保护意识,打破非遗技艺的认知壁垒,让烙画艺术可体验、可学习、可传承。
随后,现场举行了“慈善之家非遗共建空间”揭牌仪式,深圳市慈善会副秘书长董昕、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代表李国芝共同揭牌,标志着光明烙画基地与慈善公益力量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为后续持续开展面向社区、特殊人群的公益烙画教学、体验及成果展示提供了专属平台和坚实保障。
“慈善之家非遗共建空间”包含传承工坊、公益展销、社区纽带3大核心功能,通过邀请非遗大师驻场教学、设置非遗空间义卖专区等活动,让烙画艺术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焕发新的时代生机,真正成为连接社区、服务大众、传递温暖、弘扬善意的“活态”文化力量,为深圳的城市文化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贡献非遗的独特价值。
项目工作人员表示,后续将推出一系列覆盖广泛、形式多样的公益文化活动,在光明区4个社区和龙华区2个社区及面向光明区、龙华区特殊群体各开展1次公益烙画体验活动,总计8场。此外,还设置1次非遗公益市集和1次成果展示活动,让更多市民能够便捷地接触和体验非遗烙画技艺,确保特殊群体也能够愉悦地参与非遗体验,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