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让慈善之光照亮幸福之城 ——苏州市慈善会系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纪实
2022-12-12 11:22:58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苏 慈)党的二十大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总揽全局、气势恢宏,全面总结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发展慈善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

  江苏省苏州全市慈善会系统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线上线下融合学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通过学习,大家一致感到,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鼓舞人心。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人民”,有100多次。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进民生福祉”……这些都为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路径。新时代苏州慈善工作者,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的论述结合起来,站位全局,主动作为,勇于创新,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扎实开展慈善工作,增进民生福祉,进一步推动苏州慈善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

引领苏州慈善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0月17日,苏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徐国强第一时间在会长办公会上专门传达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并结合苏州慈善工作实际,作出全面部署。11月9日,苏州市慈善总会线上参加了中华慈善总会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苏州市慈善总会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二十大精神指导苏州慈善各项工作,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的伟大道路上创造新佳绩、展现新作为。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苏州市慈善总会坚持党建引领的政治原则,发挥枢纽型慈善组织作用,全面加强党对慈善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推进党建与慈善工作相融合,在慈善工作领域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确保苏州慈善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党和人民;推动苏州慈善地方立法,不断提升慈善救急能力,把平时专业能力建设和应急处突能力建设结合起来,完善慈善救助援助应急预案。

践行人民至上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苏州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为重心,不断拓展慈善帮扶领域,不断推出更加多元的服务方式,不断助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长期以来,总会紧紧围绕困难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完善创新慈善项目,切实保障“一老一小一病一残”,不断提升慈善效能,用心用情用力提高群众幸福感。

  在应急处突方面,今年年初,苏州新冠肺炎疫情严峻,面对突发紧急事件,苏州全市慈善会系统第一时间响应,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发动社会各界捐赠款物,一批批爱心物资、一笔笔爱心善款从四面八方汇聚,送往医院和社区一线抗疫人员。据不完全统计,从2月14日至7月27日,市县两级慈善总会募集款物价值1.36亿元,支出款物价值1.38亿元。今年2月至6月疫情期间,部分低收入家庭癌症患者急需用药、但领药不便,市慈善总会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启动“慈善援助药品发放应急方案”,采用“现场+邮寄”方式,保障疫情期间低收入家庭癌症患者“不断药、不感染、安全用药”,共为特困癌症病人提供价值4404.83万元慈善药品,惠及3716人次。其中,为特困癌症病人邮寄药品价值338.44万元,惠及244人次。

  在助老方面,联合市民政局,投入资金106万元,启动“困难家庭适老化无障碍改造项目”,为6个城区355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改造,配置安全辅助设备。与市卫健委合作,为城区60岁以上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对象开展就医陪伴项目。

  在关爱儿童方面,与市妇联共同开展“困境儿童心成长”等3个项目,帮扶135名儿童。为31名困难家庭儿童提供重大疾病慈善救助,投入资金108万元。为7名重度听力损失儿童植入人工耳蜗、8名“先心病”儿童实行手术治疗。

  在恤病帮扶方面,与理想眼科医院合作,为26名患有白内障、青光眼等困难眼疾患者提供治疗。联合5个城区的慈善总会,对50户低收入家庭开展医疗慈善帮扶。与市立医院北区共同实施“关爱低收入血透患者慈善救助项目”,对困难血透患者给予慈善救助。

  在助残方面,与市残联合作,连续4年开展“特困重度残疾人家庭亮居工程”项目,资助残疾人体育赛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包含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精神自强等“社会价值”的内涵。近年来,苏州市慈善总会以“人民为中心”,在扶弱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创新发展,在促进教科文卫等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实施了一个个效果显著的慈善项目。

  出资192.6万元,与吴中区慈善总会合作建立19个就业帮扶基地,帮扶173名低保、低保边缘困难对象。联合弘化社慈善基金会开展“保护生态·放养鱼苗”项目,累计投入1600余万元,持续促进太湖、长江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与市教育局共同开展“校园厕纸”项目,为353所中小学配备免费厕纸,促进校园文明,传播公益环保理念。

  联合市城管局合作实施“环卫工人免费体检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60万元,为近万名一线环卫工人免费体检。与市教育局、苏大教育学院共同开展“考前心理疏导和激励项目”,通过线上微课、线下讲座、专项培训等方式,为初三、高三学生提供心理疏导。

  从2019年开始,市慈善总会联合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苏州分公司、太平洋产险苏州分公司、平安健康险苏州分公司、人保财险苏州分公司、东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开展了22个慈善保险项目,惠及骨髓捐献者、困难退役军人、困难计生特扶家庭、困境儿童、重度精神残疾人、志愿者,以及抗疫一线的医护、社区、交通、快递和新闻工作者等19类人群,受益人数达70.8万人次。今年已开展17个慈善保险项目。

以文化为导向

不断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这就要求公益慈善组织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公信力、专业性、透明度和帮扶效果,引导企业和个人放心地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另一方面,也要对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例如捐赠税收优惠、荣誉激励等。

  苏州市慈善总会在工作中坚持依法行善,规范慈善行为,打造阳光慈善。严格按照慈善法、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慈善资金募集、运作、使用的监管机制,推进慈善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组织公信力。每季度在《苏州日报》公示接收捐赠和支出明细;定期在“慈善中国”“苏州慈善网”公示收支情况;专账管理支援疫情防控款物,从募集到使用全程接受社会监督,项目结束后进行专项审计。

  创新项目内容,凝聚慈善力量,市慈善总会主要通过“慈善一日捐”“99公益日”“新年慈善晚会”三大活动来汇聚爱心款物。自2002年开始,苏州每年举办“同在蓝天下——慈善一日捐”活动,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在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上,32家爱心企业和单位举牌捐赠款物价值2303.44万元。五年来,累计募集善款1.26亿元。

  新年慈善晚会,是市慈善总会多年深耕打造的一个具有苏州特色的品牌项目,已成功举办了四届,通过讲述慈善故事、表扬先进、文艺表演和现场捐赠等环节弘扬真善美。

  市慈善总会自2019年成立网络部开始,便把“99公益日”活动作为“慈善+互联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做好日常网络捐赠的同时,还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及时开展灾难救助项目。

  2021年7月,河南发生特大洪水,苏州市慈善总会通过线上线下募集善款1280.42万元,其中线上筹款1088.65万元,已全部用于河南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并通过专题审计、进行公示。同时,联合弘化社慈善基金会向河南郑州、新乡等灾区发放药品、救生艇等急需物资10万余件,共60辆大卡车,总价值633.5万元。

  今年年初,为应对苏州新冠肺炎疫情,市慈善总会线上发起专项募捐,筹款200.1万元,关心关爱抗疫一线的医护、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今年9月,四川泸定突发地震,苏州市慈善总会仅3天就通过网络筹款100万元,已全部用于为地震中的重点地区提供救援物资及受灾人员安置等。今年截至目前,市慈善总会网络筹款已达8040万元,有148万人次参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了解慈善、参与慈善、宣传慈善。

  慈善文化是慈善精神的外化,是慈善事业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市慈善总会一直致力于慈善文化宣传推广,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办专版、专栏、内刊,拍摄慈善宣传片,举办新年慈善晚会等宣传慈善典型、感人故事和先进经验。在户外显示大屏、公交车、轨道交通、东方之门宣传慈善法规和标语。另外,加强慈善通讯员队伍建设,编撰出版《苏州慈善简史》,继续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建立凤凰慈善文化广场等,促进全社会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以多元化、长期性、常态化、正能量的方式助力共同富裕。

系统全员推进

展示苏州慈善强大合力

  苏州各县市区慈善总会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慈善事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慈善领域法治建设,进一步优化慈善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弘扬中国特色慈善文化,进一步加强慈善行业自身建设,帮扶困难群众,解决群众关切,化解社会矛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推动苏州慈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张家港市慈善总会在组织全体人员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后表示,张家港将贴近百姓,贴近基层,聚焦乡村振兴,紧盯“急难愁盼”,持续开展“共享阳光”慈善助学、“村级医疗互助”“银发餐桌”等重点项目,为共同富裕贡献慈善力量。

  常熟市慈善总会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下一步慈善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将继续做好慈善药品援助、枝叶教育实训基地、校园慈善文化建设等重点慈善工作。

  太仓市慈善总会认真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式,还开展了题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学习活动,部分青年代表分享了学习心得、表达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坚定决心。

  昆山市慈善总会职工在学习后纷纷结合工作实际,谈体会说感悟,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昆山慈善落地生根。昆山将扎实开展好“月圆中秋 慈善永恒”“全城织爱”等项目,继续推进慈善文化建设等。

  吴江区慈善总会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慈善实际工作,持续开展慈善大病救助、“手拉手送温暖”“危房改造”等慈善项目,解决困难群体“急难愁盼”问题。

  吴中区慈善总会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设立功能性党支部,深化专业化队伍建设,将扩大慈善帮扶基地,加大对困境儿童的帮助,让困难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助力共同富裕。

  相城区慈善总会将始终恪守慈善宗旨,践行为民初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今年工作目标任务。将聚焦困难群众,增强慈善帮扶力度; 强化上下联动,形成慈善工作合力;加强组织建设,打造慈善服务品牌。

  姑苏区慈善总会通过集中学习、各街道分会场学习等多种途径宣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稳步推进慈善捐赠,健全基层慈善工作网络,夯实慈善服务载体,加强慈善文化宣传等,打造特色慈善项目,彰显姑苏慈善社会影响力。

  工业园区慈善总会将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持续开展慈善医疗帮扶、慈善关爱计生特扶困难家庭项目等。创新打造慈善社区公益平台——慈善植造社。积极开展慈善文化宣传,加大善款募集力度,扩大慈善帮扶领域,提高慈善事业公信力。

  高新区慈善总会开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题学习会议,大家纷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作为慈善工作者,要在慈善事业创新发展中发挥好应有作用,以扶弱济困、慈善利民为宗旨,扎实做好“德善高新·慈善为民”的工作。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