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小乡村里的脱贫经
2020-10-14 01:03:11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白雪)“企坎的变化越来越明显了,路越来越好走,环境越来越漂亮。”“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好,合作社带动我们脱贫致富,感谢北海市民政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今天分红,分到的不仅是钱,更是信心和希望!”这是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党江镇企坎村的贫困户发自内心的声音。

  何敏是合浦县党江镇企坎村驻村第一书记,用他的话来说,这两年,企坎村的变化真的是天翻地覆。

  2018年3月,何敏由北海市民政局选派驻企坎村。他与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北海市民政局等后盾单位的社会职能作用,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攻坚,助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十几家社会团体为贫困户送去慰问金及物资折现9.29万元;北海舰队官兵与企坎村16名贫困学生结成助学对子,资助他们直至高中毕业;2019年,企坎村共收到个人名义捐款11890元、单位名义捐款22500元。同时,何敏充分发挥民政部门职能优势,携手民间组织开展消费扶贫,通过“以购代捐”的方式认购企坎村合作社养殖的大麻鸭,年终销售收入达8万余元,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卖鸭郎”。

  “以前村委办公地方很小、很破,不看牌牌都不知道是村委办公楼。”何敏告诉记者,如今,在上级政府和后盾单位北海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企坎村委有了200平方米办公楼,160平方米的文体公共中心,以及农家书院、儿童家园、妇女之家、公共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2019年,企坎村驻村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了企坎村驻村公寓,完成村委绿化及基础设施改造完善,村委公共服务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吸引大批村民茶余饭后前来休闲、活动。

  在企坎村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企坎村建设完成水泥硬底化道路19.829公里,种植绿化树木4050棵,架设太阳能路灯162盏,清淤排洪水沟5公里,建设三面光水沟2.823公里。

  “要想脱贫还得靠发展产业。”何敏介绍,驻村工作队根据贫困户需求和意愿,充分依托企坎村的环境优势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产业,确保贫困户增产增收。2019年,企坎村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86户自主选择实施以奖代补产业项目,兑现产业奖补资金47.3万元。充分发挥合作社作用,带领全村所有贫困户全部入股企坎村开门盛合作社,2019年底,合作社养殖大麻鸭1800羽、叉尾鱼12000尾,共获利3.147万元。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企坎村特色扶贫项目共投入市本级财政资金80万元,采用流转土地、引进经济能人合作经营的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举摘掉了“穷帽子”。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