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蔡桥乡撑起“防贫伞”
2020-09-02 00:12:10    慈善公益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邵阳蔡桥乡:撑起“防贫伞” 如期奔小康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馨)“现在的生活状况怎么样”“今年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目前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和解决”“对帮扶工作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连日来,湖南省邵阳县蔡桥乡相关部门对已脱贫人员逐门逐户进行“过筛式”专项核查,这是该乡对脱贫工作全面查漏补缺,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又一举措。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该乡共有7个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874户3727人,已实现脱贫794户658人,全乡综合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83%。今年以来,该乡精准施策,从医疗保障、住房改造、饮用水安全、环境改善、产业扶贫等方面入手,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撑起“防贫伞”,带领群众如期奔小康。

推出“家庭牧场”扶贫模式

  “真的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帮扶,现在猪肉行情这么好,养一头猪至少可以赚3000元,我一定把它养好,坚决实现脱贫目标!”前不久,蔡桥乡党委书记蒋丰华带领扶贫队员们给乐山村的村民们送去一批“猪仔”,领到“猪仔”后,贫困户吕开银激动地拉着扶贫队员的手。

  吕开银一直是蒋丰华十分牵挂的贫困对象。据了解,吕开银先天视力缺陷,因长期不治视力逐渐下降,2015年其右眼完全失明,左眼可视距离不足1米,经鉴定为视力一级残疾。更不幸的是,2017年其独生子患病被定为精神二级残疾,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妻子做农活来支撑。吕开银一家成了贫困户,为帮助他家尽快脱贫,蒋丰华多次来到他家走访慰问,为他送去衣物等生活物资,与他促膝谈心,共商脱贫办法。在得知他有养殖意愿的情况下,本次又为他送去了1头猪仔和两袋猪饲料,鼓励他一定要坚定脱贫信心,要相信风雨过后定会有晴天。

  为了帮助更多像吕开银这样的贫困户,同时确保已脱贫群众有能力持续增收,近期,蔡桥乡党委政府大力推出了“家庭牧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为有养殖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捐赠“扶贫猪仔”。每个贫困户至少养1-2头猪,力争年增收3000-6000元;为每个贫困户确定一个家庭牧场进行一对一技术帮扶,免费指导科学养殖;今年年底,由乡政府组织开展“年猪认购”活动,采取客户认购、电商销售、扶贫购买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确保贫困户饲养的土猪卖得出,稳增收。

全面落实困难群众参保资助政策

  “治好‘病根’拔‘穷根’,我现在又能出来打工挣钱啦!”8月25日,蔡桥乡福林村贫困村民王志军给村支书吕会龙打来电话报喜,说他的身体经系统治疗后已基本康复,享受了县里健康扶贫医药费减免政策后,家里的经济压力大大减轻,而且现在又在外找到了合适工作,心里满是高兴。

  据了解,今年蔡桥乡全面落实困难群众参保资助政策,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农村重点优抚对象、贫困残疾人等困难人群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覆盖范围,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根据《蔡桥乡2020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工作方案》,今年该乡项特困人员由医疗救助资金全额缴费;社会保障兜底贫困对象由医疗救助和县财政各资助50%;城乡低保对象由医疗救助补助3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财政资助50%;重度残疾人由邵阳县残联资助;农村重点优抚对象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全额资助。

  此外,当前该乡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等服务,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目前,全乡已开通村卫生室15个,贫困人口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率均达100%。

为3.3万村民送去安全水

  “现在村里通了自来水,生活方便多啦。在家里就能洗澡,跟在城里没什么两样!”说到自来水,蔡桥乡求山村的村民显得格外高兴。今年1月5日,该村新建安全饮水工程正式送水,至此,该乡3.3万村民全部喝上了安全水,实现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水质达标率100%和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蔡桥乡把解决农民安全饮水问题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来抓。按照先集中后分散、先水质后水量和先急后缓的“三先三后”思路,采取“一乡一站一公司”、集中连片规模化供水和股份合作管理等方式,大力推进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建管专业化,实现了跨村、跨区域规模化供水。

  截至目前,该乡共完成新建、扩网和提质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处(其中“万人千吨”工程3处,单村工程2处),铺设管网共30多万米,工程总投资近2500万元。该乡不仅解决了全乡3万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而且为邻近的长乐乡长阳村、金称市镇大塘村7000余人送上了幸福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