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小小香柚带领村民奔小康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白雪 通讯员 陈平常 曾慧)盛夏时节的湖南省邵阳县福林村花果飘香,景色宜人,村庄里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然而,谁能想到,如今这果实飘香、产业兴旺、幸福和谐的小康村,几年前还是一个机器声隆隆、尘灰漫天的“煤矿村”。
福林村以前是邵阳县的重点产煤村,鼎盛时期全村有大大小小煤矿200多个,吸纳了当地大量劳动力,也为地方贡献了源源不断的财税收入。然而随着长期煤炭开采,日积月累的各种问题也逐步凸显:房屋开裂,田、塘下沉,安全事故频发,触目惊心。更令人不安的是,在矿上打工的工人有的还得了尘肺病。“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退煤还绿,势在必行!”福林村党总支书记吕会龙下定了决心。
转型让村庄百果飘香
转型之路充满了艰辛。2003年开始,吕会龙带头搞产业开发,试种桃子、李子、葡萄等水果,为了筹措资金,吕会龙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借书记”。资金解决了,还要学会技术,聘请劳力……村民们为村支两委干事创业的雄心壮志所感动,5元钱一天的工资都乐意去干,修路、除草、施肥从不叫苦叫累……可是,得到的仍然是一次次失败。
决不能就此服输。2010年,经乡政府牵线,湖南省农科院在该村精心培育出果肉多、水分足、口感纯、产量稳的柚子品种并试种成功,特别命名为“福林香柚”。2015年, “福林香柚”正式上市,得到了市场认可,随即扩种,现已发展到1500亩。
如今,福林村内处处盛开着果花,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目前村民每亩保底收入5000元,年均安置100多人就业,通过产业扶贫带动58户276人成功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7345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2020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8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实现100万元。”香柚技术指导员吕小娥介绍说。
产业带动乡村旅游
“快看,这棵树上的花好看,帮我拍一张。”在福林村果木基地,游客们拍照合影,尽情享受着田园里的“诗和远方”。眼看着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福林村顺势发展起了旅游观光,成立专门公司,开发福林生态农庄。
沿着山路盘旋,来到一排修葺一新的房子前,正是福林生态园。附近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正在享用地道的农家美食。
农庄负责人介绍,农庄所处的位置以前就是一个煤矿,餐厅曾经是煤矿的办公场所和工人宿舍,村里生态游逐渐发展起来后,将它改建成了现在的农庄,可同时接待20桌游客,今年五一小长假最多时一天接待了30桌、200多人。
为更好发展产业带动乡村旅游,村里引进了6家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解决了126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其中有36人是贫困户),每人的年收入可达两万多元,多的每年可达4万多元,实现了产业发展目标,也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