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青岛市市南区疫情防控不落一人
2020-02-16 22:45:14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白雪 通讯员 刘春梅 “王大哥,现在是新冠肺炎高发期,给您送几副口罩和一些水果,要多注意做好防护。有啥困难,及时给社区打电话,我们来想办法解决。”2月8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峡街道挪庄社区工作站副站长王云龙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到辖区独居低保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看望,为其送去了防疫所用的口罩,并对屋里屋外进行了全面消杀。

      疫情无情人有情,温暖的故事每天都在市南区的各个角落上演。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市南区不仅拿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硬”举措,而且还践行关爱弱势群体、帮扶困难群众的“暖”行动。疫情暴发后,市南区民政局第一时间制定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三个保障”的实施方案》,携手各街道、社区,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微信等方式第一时间对辖区2345户、3289名低保、特困、困境未成年人、困难老年人等各类困难群体进行了全方位摸排,精准掌握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人员状况及需求,为困难群众统一配备一次性医用口罩等防护物资,为因家庭成员隔离,导致无人照料的困难人员及时提供助医、助餐、上门服务等帮助。

      在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安全防护保障的同时,市南区还积极为困难群众做好心理防护,提供精神慰藉。“您好!我是市南区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柴沛沛,您有什么问题或者不顺心的事儿可以跟我倾诉,保密、尊重和信任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请您放心。”每天柴沛沛都会接到各种各样的电话咨询,不少咨询者是一些空巢老人或独居老人,她用自己的知识和温情一一答复,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疫情带来的恐慌情绪。

      针对特殊群体在疫情面前更易产生过度担忧、恐惧、焦虑等各种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区民政局联合市南社会工作协会,召集市南区资深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齐鲁(青岛)和谐使者共同组建成立志愿服务团队,建立市南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群,开通“风雨同心”心理守护热线,为特殊人群提供政策解读、信息咨询、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等心理疏导服务。自开通以来,已经接受了近百名市民的咨询,为80余人解除了疑惑,得到了咨询者的一致点赞。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近年来,市南区高度重视特殊群体帮扶工作,将其作为“民生工程”抓实,作为“民心工程”抓细。2018年出台了《青岛市市南区生活困难群体帮扶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困难老年人养老(残疾人托养)服务、残疾人康复治疗帮扶、困难大学生就学帮扶、就业困难者帮扶、因病致贫困难群体救助六大帮扶工程,打响了城市困难群体帮扶攻坚战。

      “今年是市南区生活困难群体帮扶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协调相关部门和街道把帮扶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到位,更加精准有力,更加温暖人心。”市南区民政局局长李军表示,疫情期间,还将突破申请救助户籍地限制,启用临时救助备用金,开通临时救助审核审批“绿色通道”,为感染肺炎或受疫情影响,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探亲、旅游、务工等外地人员提供临时救助。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