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公益报(张迎迎)冬季来临,为及时向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让他们在冬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温暖,各地民政部门联动多方力量,制定实施方案,组建联合巡查队伍,筹备御寒物资,构建起覆盖全面的救助网络,确保临时遇困人员能够温暖过冬。
多方联动协作 构建救助网络
为切实保障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温暖过冬,11月4日,陕西省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巡查中,工作人员向环卫工人、快递员以及市民发放了爱心救助卡、致市民一封信,积极引导大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临时遇困人员,能及时联系并有效地开展救助。
据了解,渭南市2025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从即日起至2026年3月31日结束。市救助管理站将采取“车巡+步巡”“日巡+夜查”“人工+无人机”相结合的方式,紧扣风雪、冻雨、夜间等极端天气或严寒时段,加大对主要街道、桥梁涵洞、公园广场、废弃房屋等流浪乞讨人员易滞留的区域进行全天候、拉网式排查。同时在人流聚集区,科学合理布局临时救助点、求助引导点,将“福彩公益驿站”“城市驿站”等开辟为临时避寒场所,方便遇困群众就近就便求助。
在甘肃省,兰州市救助管理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5年度“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确保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温暖过冬。
据悉,根据兰州市救助管理站于近日召开2025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部署会议。会议在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工作成效、人员安排等方面作出了详细安排部署,确定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两个街面巡查组,明确了工作职责,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会议要求各科室加强协同配合,高质高效完成街面巡查,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救急难”工作要求,织密织牢救助服务网络体系,确保专项行动见行见效。
物资保障充分,救助渠道畅通
145个临时救助点全域铺开,万余件御寒及生活物资全部就位,17家救助管理机构24小时待命……日前,河南省郑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暨救助管理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作为保障严寒季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民生举措,此次救助以“政策护航、点位直达、物资兜底”为核心,确保临时遇困群众“即时求助、即刻保障”。物资保障方面,针对冬季严寒需求,筹备了万余件物资品类明确、数量充足。
据悉,本次冬季专项救助活动将持续至明年春季,其间各救助点及机构将动态补充物资、优化服务流程,对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还将提供上门帮扶。
在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社会救助管理站日前启动2025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为身处严寒的困难群众筑起一道温暖坚实的防护墙。
在湾沚区社会救助管理站站内,已充分储备棉衣、棉被、棉鞋等御寒物资和食品。实行全天候值班接待制,确保求助热线24小时畅通,按照“自愿救助 无偿救助”的原则随时为求助人员提供温暖有效救助。站外,成立巡查专班,定期进行街面巡查,特殊时间节点,加大巡查频次和范围。深入街头巷尾,为那些不愿来站的遇困人员送上最及时的关怀。
随着寒冬临近,各地专项救助行动正持续深入推进,紧密协作的救助网络、充足的物资保障、不断创新的救助方式,共同构筑起一道抵御严寒的温暖防线。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