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公益报(赵得地 陈超琼)“一勺米”能做什么?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鼓楼街道孝闻社区,“一勺米”可以化作温暖的面包,传递一份份邻里关爱,编织起整个社区的温情网络。孝闻街道“一勺米”的善举,温暖了整个社区。
近日,鼓楼街道孝闻社区创新推出“儿童小当家”之“一勺米”公益计划。此举以传统“百家饭”文化为灵感,通过儿童志愿者上门募集居民家中的一勺米,再由社区爱心店铺制成爱心米面包回馈社区高龄老人和捐米家庭。这一活动不仅让古老的互助习俗焕发新生,更成为连接现代社区邻里关系的暖心纽带。
“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寓意集众人之福,护佑平安。孝闻社区的“一勺米”计划正是对这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活动中,小小志愿者敲开邻居的家门,礼貌地询问:“阿姨您好,我们正在收集‘百家米’,您愿意捐一勺米吗?”收集来的这些百家米汇集到社区爱心店铺,经过烘焙师的巧手和孩子们的参与,变成一个个松软的“你的面包”。
制作完成的米面包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回馈给捐米的家庭,另一部分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小志愿者配送给独居、高龄老人。当社区80多岁的王奶奶接过这新鲜的散发出米面清香的面包时连连感慨:“太谢谢社区的关心,心里暖烘烘的!”
孝闻社区负责人介绍:“‘一勺米’计划的核心是‘用随手可行的善意,激活最深的邻里情’。一勺米对每个家庭来说微不足道,但汇聚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温暖力量。”活动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公益意识,通过参与募集、制作和配送面包的全过程,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与满足。这种直观的教育方式,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加深入人心,更有助于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公益实践中理解“施比受更有福”的慈善传统美德。
活动有关负责人介绍,孝闻社区通过“一勺米”这样的微公益项目,巧妙地将民俗记忆转化为现代社区治理的新载体,不仅激活了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微小的善举汇聚成强大的温暖力量,为社区基层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模式。它让更多人惊喜地看到,即使是最简单的慈善行动,也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爱的桥梁,让社区变得更加温馨、和谐。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