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公益报(卓 语)近年来,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低生育水平对人口结构、劳动力供给形成显著影响。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降低家庭生养成本,强化生育支持。为支持生育友好社会环境构建,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明天 新美妈妈”公益项目资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发起“生育友好型单位建设与成效评估”研究项目,旨在为政府出台更精准、更有效的生育支持政策提供实证依据与数据支撑。9月10日,课题研究组在北京举行第二次集中访谈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中,多方围绕企业在推进生育友好建设中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展开深入交流,并就进一步完善生育友好型单位评价体系提出建设性意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副教授於嘉做了题为“生育友好型单位课题汇报”的主题分享。於嘉表示,当前生育友好单位建设面临若干突出挑战,主要包括政策落地性不足、政策执行成本高、标准与实践缺乏统一、科学评估体系缺失、企业效益与生育支持难以有效平衡等。她还表示,代际与观念差异加剧了职场与家庭的冲突,年轻员工具备新型婚育观念,却普遍面临工作家庭平衡难题。此外,当前福利制度仍明显向女性倾斜,男性育儿假及陪伴假支持不足,家庭责任分工难以实现均衡。
於嘉介绍,课题组通过线上问卷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3000份18至50岁育龄女性的有效样本,聚焦于就业、生育、家庭支持及社会性别平等议题。初步数据显示,国企和私营企业母婴室覆盖率整体低于10%,资源分布不均,产假期间的收入保障与返岗稳定性存在显著差距。此外,收入水平、年假天数、工作时间及对家庭暴力的惩治力度等因素均显著影响女性结婚意愿。公共设施缺位与职业保障不足,进一步增加了女性的生育成本,凸显出构建生育友好环境的紧迫性与现实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靳永爱围绕“中国城市地区青年婚恋形势与政策应对”作主题分享。
北京市海淀区总工会、海淀团区委、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代表参会并发言。
来自不同领域的8家企业代表分别就生育友好型单位建设的实践路径与当前挑战进行了经验分享。他们从制度设计、福利支持、文化营造及资源保障等多角度,阐述了所在企业推动生育友好的具体举措与深入思考。企业普遍认为,提供生育支持不仅是对国家政策的响应、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更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切实价值,表示愿主动开放自身实践成果,参与行业标准共建,积极贡献在柔性办公、托育服务、父母育儿支持等方面的有效经验,推动形成更广泛的企业生育友好生态。多家企业提出,期待在政策信息共享、标杆案例推广、企业能力培训及资源对接等方面形成常态化互助机制,以共同应对在推行生育友好措施中遇到的挑战。
各方代表达成共识,未来将进一步优化生育友好单位评估指标体系,深化企事业单位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源协作,共同构建支持婚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据悉,“新美妈妈”公益项目将持续在社会倡导、单位赋能、个人支持三个维度发力,切实为育龄女性提供保障,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注入更多温暖力量。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