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唱响长寿乐园幸福歌 宁波颐乐园精准养老探索获广泛赞誉
2025-08-24 17:25:21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赵得地 宋惠明 陈雨轩)今年八一前夕,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波颐乐园的老年活动室里,传出了阵阵优美的歌声。这是宁波颐乐园歌咏兴趣组的老人为庆祝八一建军节又聚到一起,齐声唱起了一首首动听的拥军歌曲。一曲曲优美的歌声,唱出了颐乐园老人热爱解放军的军民鱼水情,更唱响了老人们在这座长寿乐园快乐生活的幸福歌。



宁波颐乐园里老人们的怡然日常
 

  宁波颐乐园是由宁波市政府倡导、资助,委托宁波市慈善总会牵头兴办,依靠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建设的一家公建民营大型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也是宁波市慈善总会创办的全省第一家慈善实体。建园24年来,在宁波市慈善总会历届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关怀、支持下,以柯武恩为园长的宁波颐乐园服务团队秉承“为天下子女尽孝,为党和政府分忧”的养老服务理念,始终坚守“普惠性、非营利性”的核心服务准则,全体员工齐心协力,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创新、总结经验,闯出了一条深受老人们欢迎、富有成效且具有特色的精准化养老服务之路,全力打造了一座名副其实的长寿乐园、快乐之家。
 


医养贴心护 健康保长寿

  “祝您活到120岁!”这是宁波颐乐园独有的问候方式。为了达到“老人长寿”这一目标,宁波颐乐园自建园起就开始探索“医养康护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宁波颐乐园为园内老人过生日

 

  “看病的地方不养老,养老的地方不看病”是许多养老院面临的痛点和难点。于是早在2004年,宁波颐乐园就在有关上级部门的帮助与支持下,首次在园内建起了宁波颐康医院,开设常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开展常见老年病检查,聘请一批专家定期前来坐诊,极大地满足了住园老人日常的看病需求。2019年,随着园内高龄老人、失智失能老人数量的增加,宁波市慈善总会在宁波颐乐园内又建了总床位188张的宁慈康复医院,主要针对部分老人的中风后遗症、骨折康复等病症,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和治疗方案,真正实现了“以养为主、医养结合、康养融合”的养护目标。同时,宁波颐乐园又与紧邻对面的一家三甲医院宁波李惠利东部医院建立起合作关系,通过这一绿色通道,发病老人可快速转诊接受高阶治疗。这种独特的高阶治疗服务条件在宁波乃至全省养老院都是较为少见的。

  这种“以养为主、医养结合、康养融合”的管理模式,为颐乐园老人享受长寿幸福生活创造了条件。到今年初,这座住着1012位老人的幸福乐园里,百岁以上老人有18名、90岁-99岁的有273名、80岁-89岁的545名,平均年龄86.8岁。先进的服务理念、优美的环境、日复一日的精心照护,让宁波颐乐园成了宁波老人口中“住着就不想走了”的长寿乐园。

三餐合口味 吃好添活力

  合理膳食是保护老人健康长寿的基石。宁波颐乐园根据各休养区域就近原则,配备有3个老年食堂,方便老人订餐、就餐、取餐。“红烧大排、葱油鳕鱼块、番茄炒蛋、木耳大白菜、蘑菇豆腐”是东食堂为南区护理楼老人定制的午餐菜谱,看似简单的菜单却隐藏着“营养均衡、荤素搭配”的大学问。

  休养老人离家来到颐乐园养老,最怕的是孤独和吃不好。一日三餐不仅是老人们营养摄入的关键,更是生活质量和乐园温暖的重要体现。如何让老人对食堂菜品满意、做到食物不浪费等问题都是园方领导始终牵挂的民生大事。为破解这一难题,园方通过走访调研明确食堂不外包,坚持自主经营管理,让老人吃得放心、合心。园里成立了以老人为主的膳食管理委员会,定期收集老人意见,确保饮食卫生、营养均衡和菜品质量。大胆采用自理区老人点餐制、护理区老人包伙制模式,尽可能地把菜品选择主动权交到老人手中,从“我们做什么老人吃什么”转而变成“老人想吃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针对失智、失能及高龄老年人的饮食特点,食堂精心制定每日食谱,满足老人“软、鲜、热”和咸淡适中的饮食需求,并在节假日期间另辟“开小灶、包桌餐”的特殊服务,让老人们在颐乐园也能“请客吃饭”,与家人团聚。

  食品安全是食堂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各食堂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规定进行操作。为确保食材新鲜,蔬菜全部由市内绿色蔬菜基地直供,粮油供应由二级供应商换成了一级供应商,降低了进货成本,保证了主、副食品的质好和价廉。为避免浪费,宁波颐乐园管理方将食堂人员的绩效与食材浪费情况挂钩,精准控制菜品的分量。采用员工福利午餐、与医院实行共享餐厅的模式,提高运营效益。建园24年来,三个食堂始终保持着无食品安全事故的良好记录,受到休养老人的普遍好评。今年4月,宁波颐乐园厨师团队获得浙江省第三届养老机构厨艺大赛金奖。

园美住舒适 宜居促长寿

  宁波颐乐园是一座园林式养老院,全园占地面积103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绿化占地率为46%。“像是住在城市的森林里。空气好、花草多,心情好了自然长寿。”当有人问起92岁张奶奶的长寿秘诀时,她总是这样回答。

  宁波颐乐园内的绿化率极高,漫步其中,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树木、五彩斑斓的花卉。春季,樱花、杜鹃花、玉兰花竞相绽放,九曲桥是老人们眺望风景的好去处;夏季,香樟树郁郁葱葱,为人们遮挡炎炎烈日,中庭花园是老人们乘凉聊天的好地方;秋季,桂花树散发着阵阵清香,整个园区都弥漫着甜美的味道;冬季,蜡梅傲然绽放,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亮色。老人们常常结伴在园区内散步,欣赏着四季不同的美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老人房间内的设计布局兼顾需求与安全,空间宽敞明亮,阳光能够充分照射进来,让整个房间都显得温暖而舒适。家具的摆放简洁有序,留出了足够的活动空间,方便老人行走和使用轮椅。床的高度适中,旁边设有扶手,方便老人上下床。衣柜、书桌等家具的设计也都考虑到了老人的使用习惯,比如衣柜的抽屉和柜门都设计得较低,方便老人取放衣物。在床边和浴室里配备了紧急呼叫系统,老人遇到任何问题,只需按下呼叫按钮,护理人员就能及时赶到。

  后勤部安保科还定期对园内消防设施设备、老人房间进行检查和维护,实现安全隐患动态清零,严防发生各类责任事故。

  这一切,都构成了老人住得舒适、健康、长寿的绿色屏障。

文化多添彩 快乐又长寿

  颐乐园的慈善文化是滋养老人快乐长寿的“法宝”之一。

  “我每个月都要给我们颐乐园的《园刊》撰稿,花了不少精力,但同时对生命力也是一种推动作用。”这席话是95岁高龄的高佩青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优秀通讯员座谈会上说的。“要大力搞好精神文化生活,只有身心健康才能长寿。”这是柯武恩对宣传干事反复强调的事情。

  宁波颐乐园《园刊》创办已有25年的历史,现在已成为颐乐园慈善文化的重要一环,成为乐园老人最受欢迎的刊物。《园刊》以月刊的形式发行,稿件绝大部分由休养老人撰写。《园刊》内容包括园内新闻、休养天地、养生保健、文章诗歌展示等多个板块,不仅记录了园内的大事小情,还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文采、回忆过去、交流养生之道和互相学习的平台。

  多样的文化生活让今年快90岁的江爷爷一改进园时的习惯,在颐乐园里养成了好“动”不好“静”的性格:他参加了舞蹈班,加入了台球队,甚至还成了门球队的“主力队员”,前不久的联欢会上还走了一次“模特秀”。江爷爷的蜕变可以说是颐乐园老人丰富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

  自宁波老年大学颐乐园分校开办以来,经常组织各个领域的专家前来开展各类健康专题讲座,今年89岁的严奶奶就是这些讲座的忠实“追随者”,她每次看到讲座通知后都会带着自己的笔、本子和老花镜前来听课:“每次讲座我都不会错过,把一些要点记下来,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是有益我身心健康的知识呢。”

  另外,颐乐园还聘请多名专业的艺术老师前来为休养老人们授课,组建了书画、歌咏、越剧、舞蹈等20个兴趣小组,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联欢会或其他表演活动。

  宁波颐乐园富有特色的慈善文化,还体现在一年一度的“慈善一日捐”里。宁波市慈善总会每年5月发起的全市“慈善一日捐”活动,都得到颐乐园全体员工和老人的热烈响应。每当这个时候,全园员工和休养老人更是把踊跃捐款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习惯,成为颐乐园员工和住园老人回馈社会关爱,争相献爱心的盛大节日。

培训强技能 护老享长寿

  拥有一支专业的服务团队是提供优质养老服务的核心保障。宁波颐乐园面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招聘难、高龄老人人数增长等问题,主动作为,长期致力于员工的业务培训与能力提升,守护着每一位休养老人安享晚年。

  “休养老人才是颐乐园真正的主人,没有他们,就没有颐乐园。”这是柯武恩在员工大会上反复强调的事情。颐乐园大力提倡员工要“微笑服务”,通过开展“质量服务月”和“争当优秀员工,争创先进班组”的“双争”活动,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麻烦自己,方便老人”是颐乐园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王娟娟从当初的实习生到如今的园长助理兼休养南区主任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也从当初的“受教者”变为“传教者”。“当初我师傅教给我的东西,我得顺应时代,结合自己的实践传给我的徒弟。”宁波颐乐园的员工就这样通过以老带新、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搞好“传帮带”。除去岗前培训、日常训练,园里每年还会举办护理员技能比武大赛,护理员们同台竞技、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护工陈阿姐已经在颐乐园工作了8年,她自豪地说道:“刚到这来的时候害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会让老人不舒服,是园里的业务培训让我不断成长,现在我已经能从容应对各种情况了。”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宁波颐乐园在养老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培养上取得了较好成效,形成了一支充满爱心且具备专业知识的服务团队。如今,园内养老经纪人、等级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康复理疗师、社会工作师、营养配餐师等各类专业人员齐全,一线员工持证上岗率达92%。2024年,员工王娟娟、李洁在全国老年人能力评估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罗森鸿在浙江省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中获得第六名、市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除了提升内部员工的素质,宁波颐乐园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帮助宁波周边区域发展养老服务业。从2015年开始,以连锁经营模式,先后托管了宁波市江北区慈城步韬益寿院、宁波鄞州区怡康院、宁波高新区颐养院、江北区慈城妙山社会福利院等4家养老机构。同时与北京思德库养老信息研究院、宁波市人才培训中心、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养老研究机构和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以颐乐园为实训基地,先后举办了35期各类养老专业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200余人次;2024年又分别承办了“第21届全国养老经纪人培训班”和“第一届全国老年人能力评估技能竞赛赛前集训班”。在过去5年内,选派骨干人员开展海岛支老工作,助力海岛养老事业发展;还为宁波市对口帮扶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实习生们提供场地与专业指导。颐乐园的专业服务和先进管理模式也吸引了众多省内外的同行前来参观学习。

  凭借着“长寿乐园”优质的服务和突出的成绩,宁波颐乐园先后获得“全国养老服务放心机构十佳单位”“全国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单位”“浙江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浙江省先进养老机构”、首批“浙江省五星级养老机构”等多项荣誉。宁波颐乐园还是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柯武恩前后获得“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浙江省突出贡献养老院长”“最美养老人”等多项荣誉。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