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许佳洲)近日,商务部公示“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评审结果”,湖南省长沙市与岳阳市成功入选。这一创新举措以居民步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通过整合政务、医疗、养老、就业等资源,构建全维度便民服务体系,成为提升城市治理温度与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实践。
在长沙王家垅社区,退休职工冷国庆经营的“共享工具房”成为社区服务标杆。这个占地不大的空间内,120余种工具一应俱全,从配钥匙、修拉链到家电维修,居民只需支付成本价即可享受便捷服务。针对社区低保户、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众,冷国庆还免费上门维修,让公益属性贯穿服务全过程。王家垅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钟翠介绍,作为常住人口超5800人的高密度社区,他们通过探索“共享+”模式,打造出涵盖1元干衣服务、25元月卡健身房、24小时智慧图书馆等设施的便民矩阵,形成“同住王家垅,共建美好家”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目前长沙已建成150个类似的高质量便民生活圈,覆盖175万居民,综合满意度达96%。
岳阳市则聚焦就业与养老两大民生领域,推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去年,岳阳上线“岳阳快聘”智慧就业平台,打造家门口“15分钟就业服务圈”。求职者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岗位信息、在线简历投递,平台根据求职者的需求和位置,智能推送合适岗位,实现就地、就近、灵活就业。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注册企业近万家,发布岗位6万余个,访问量超千万人次。在养老服务方面,政府通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家庭养老床位等举措,推动基层养老“一刻钟便民服务”。近一年新增2248张家庭养老床位,为4178名经济困难老人提供“一对一”上门照护服务,让养老服务既有科技支撑更显人文关怀。
长沙通过盘活社区资源激活“微服务”,岳阳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体现了因地制宜创新思维的生动实践。随着试点成效的深化推广,未来,“一刻钟生活圈”有望进一步拓展便民服务场景,推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升级,真正将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让“生活圈”蝶变为“幸福圈”。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