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热浪中的爱心接力
2025-08-20 07:22:46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曾宪斌)蝉鸣如织,热浪翻涌。今年盛夏,湖南常德市持续深受高温“烤”验,整座城市宛若一个巨大的蒸笼。然而,一群由民政干部、社区志愿者、社工组成的“红马甲”志愿者却持续走街串巷,他们的身影如清凉的溪流般流淌在闹市商圈、公园广场、桥梁涵洞的每个角落。一次次递上矿泉水,送上避暑药品,引导至临时救助点的空调屋,他们用汗水浇灌爱心,为遇困者撑起一片“清凉绿洲”。这场由常德市多部门联动开展的“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自6月20日启动以来,已累计惠及遇困人员650人次,安全护送26名群众踏上归乡之路,成为滚烫高温下这座城市动人的夏日注脚。

  未雨绸缪是这场清凉保卫战的关键。常德市民政局与气象部门动态对接天气情况,每一次高温预警发布,巡查方案随即更新;与公安、城管执法等部门联手绘制的“重点区域巡查地图”上,商贸区的长椅、公园的凉亭、涵洞的角落等易滋生暑困风险的地方被标记为红色重点巡查点。自第13个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启动以来,30场宣传活动已送出3万余份宣传资料,将救助政策温度带进社区、商超、车站与桥底。在常德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1000余份防暑药品、3000余份矿泉水与食品、800余件衣物雨具如同“清凉弹药”整齐码放,随时准备为街头急需者送去支援。

  救助人员见证了这座城市各个时段的模样。“半夜,最容易发现困难群众在桥洞下休息。”凌晨4点,常德市社会救助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吴进辉在沅水大桥下打着手电筒仔细查看,这样的深夜巡查已持续一个多月。当正午地表温度突破40℃,救助人员在水星楼商圈为躲在仓库里的困难老人送上水和食物。据统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已出动巡查车辆150余车次,重点区域日均巡查频次达3次以上。即使夜间10点至凌晨5点的“高温空档期”,巡查车的灯光依然执着地照亮城市角落,确保不让一位遇困者在热浪中孤立无援。

  关怀在每一个具体困境前迅速响应。“我想回家,但身上没钱了……”来自云南彝良的女孩声音沙哑。救助工作人员陈林第一时间将她带回救助中心妥善安置,并启动护送其返乡的计划。对于愿意进站的遇困人员,民政部门提供24小时“无缝对接”服务,空调房、热饭菜、换洗衣物一应俱全;对于暂时不愿进站的,则送上装有矿泉水、面包、防暑药和救助联系方式的“清凉包”。截至目前,行动已救助遇困人员650人次,护送26名群众返乡。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工地中暑的农民工、丢失钱包的务工者、与家人走失的老人……

  当夕阳为城市镀上金边时,救助车辆依然在街头行驶。“红马甲”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当遇困者接过物资露出笑容,所有的汗水便化为无声的誓言:酷暑之下,城市不抛弃任何一位需要“荫凉”的人。常德用行动践行着,有一种清凉源于人心,足以穿透蒸腾暑气,让城市文明在热浪中愈发坚实可感。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