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彭益舟)农产品消费一头连着农业生产,一头连着居民生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时代浪潮中,消费帮扶正经历深刻变革,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从数字赋能到畅通农产品销售途径,消费帮扶实现创新升级,为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引领 助力消费帮扶
日前,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印发的《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指出,“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在政策导向下,各地探索消费帮扶长效机制。
在江苏省常州市的“共和县农特产品展销馆”内,牛肉干、黑红枸杞、人参果等140余种高原特产琳琅满目,累计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同步运营的“平利农特产品展销馆”,则依托电商直播等新渠道,推动当地茶叶、腊肉等特产进入更多家庭,总销售额1200余万元。
此外,常州市经开区还推动开设了“一茗茶业常州旗舰店”定点销售陕西省平利县农特产品,并促成常州天目湖南山竹海食品有限公司、常州市蒋记食品有限公司与平利县供销社签订价值300万元的农产品意向采购协议。
四川省众扶慈善基金会通过搭建消费帮扶主题公益展馆的形式,努力为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拓展更广阔的市场营销渠道。在博览会现场,该基金会“乡约同行”消费帮扶公益展会的标识格外醒目,红原县牦牛奶粉、奶酥、酸奶等特色乳制品,以及万源市富硒农产品、旧院黑鸡、天麻等当地特产集体亮相,吸引了不少参会企业和消费者驻足了解。
据悉,本次博览会聚集了大量的农产品集采目标客户,同步结合消费帮扶开展主题展会,可以打通欠发达地区优质特色产品与目标客户的连结通道,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路径,为欠发达地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创新模式 科技赋能破壁垒
近日,乘着“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的东风,2025新疆喀什水果节美食节在上海大宁音乐广场开幕。活动期间,各平台将通过线上线下组合拳引爆消费:线下主推门店免费试吃、主题堆头展示、产地文化体验;线上则设立专区引流,配合限时折扣、满减优惠等强力促销。这正是“月月有主题”系列活动的生动缩影。
据悉,此次系列活动依托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结合喀什水果错峰上市特点,7月至10月将依次推出“恐龙蛋月”“留香瓜月”“西梅月”“苹果月”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打造持续半年的消费热潮。
日前,由广东省广州市总工会、广州市供销合作总社、广州市协作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十城联动 千品惠购——消费帮扶工惠行,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在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举行。当日,现场累计接待消费者超10万人次。
“我们的茶不打农药,从采摘到炒茶都是手工做的,这次能带货来广州,全靠工会搭建的‘快车’。”一名贵州黔南茶农表示,这次活动搭建“出山入湾”的直达通道,让帮扶地区的“好产品”真正对接“大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各地的商家、农户化身“产品讲解员”,在介绍农产品的同时,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种植养殖故事娓娓道来。
以消费帮扶为支点,撬动特色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致富。未来,随着更多消费帮扶活动的开展,特色农产品将香飘更远,为村民铺就一条家门口的致富路。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