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龙 兴 李 媛 郑 英)烈日炎炎,关爱更浓。连日来,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黎托街道阳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韩婷的带领下,社区工作人员、蚂蚁善行社工以及物业人员组成慰问志愿小组,敲开了辖区内残障人士、困难家庭以及各文体社团老师的家门,送上的不仅是清凉物资,更是社区“残健融合”理念的融融心意。
阳河社区辖区面积1.23平方公里,涵盖6个生活小区、 80栋居民楼,常住人口超3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100 余人,80岁以上户籍老人35人,持证残疾人34人(其中重度残疾人16人)。据了解,在此之前,社区已通过联合区残联、设计专家与党员志愿者逐户走访34户残障家庭,倾听每一条具体需求,专家现场勘查后,一场“补短板”的系统改造逐渐成形。
在肢体二级残疾的刘嗲家中,韩婷仔细询问老人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谈起小区的变化,刘嗲难掩激动:“以前怕下楼,现在盼下楼!以前散步常摔跤,现在改造好了,只要天气好,我就想下去走走,常能碰到邻居,楼下还新添了康复器材,我能做训练了!”老人话语虽慢,字字却透着幸福。
刘嗲的感受并非个例,而是折射出阳河社区众多残障人士、老年人、带娃家庭的共同心声。自社区着力打造“老年人友好、残疾人友好、儿童友好”社区以来,一系列“润物细无声”的改变正在发生。坡道“缓一点”:坑洼路口变身平缓坡道,轮椅、婴儿车、老人步履不再艰难;扶手“长一截”:社区出入口、公共活动中心加装了醒目结实的扶手,为行动不便者撑起安全屏障;设施“全一点”:无障碍通道畅通无阻,适老适残的康复器材旁,也添置了儿童游乐设施,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居民都能找到活动空间;心灵“暖一点”:根据帮扶制度组建的“向阳助残志愿队”,定期上门探访特殊群体,唠家常、解难题,拉近了邻里心与心的距离。
在社区党建引领下,这份“硬件+软件”的双轮驱动,让“有爱无碍”“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阳光善行湾”品牌照进现实。阳河社区党总支表示,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聚焦老年、残疾、儿童及文体社团的多元需求,联动多方力量优化设施与服务,筑牢行动不便者的安全网,让“友好”与“融合”的种子在社区每个角落生根发芽,让居民在共建共享中真切感受“家”的温暖与幸福。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