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杨奕君)掌握一项急救技能,也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在突发意外频发的当下,如何在专业医疗救援到来前进行有效处置,成为公众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这个暑期,从老年人、青少年到一线志愿者,多地开展急救技能公益培训活动,通过实操演练让更多人了解并掌握应对突发情况的关键方法,为构建全民参与的应急救护体系注入实践力量。
让老年人熟悉急救知识
7月11日,中国狮子联会阳光、友谊服务队(北京)在北京市通州区土桥养老驿站联合举办“急救技能公益培训”活动,旨在提升老年人及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把握“黄金4分钟”救援时间。
此次培训共吸引30余名老年人及驿站工作人员参与。课程由友谊服务队狮救团专业设计,内容包括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常见急救技术。主讲教师结合真实案例,通过互动问答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要点,强调第一时间处置的重要性。实操环节中,参训人员使用模拟人道具分组练习,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反复操作,确保动作规范。许多学员表示,通过这次实训,感受到急救技能对降低意外风险的重要意义,也更有信心应对突发状况。
启动青少年“超能急救班”
7月19日,新华保险“超能急救班”青少年急救知识普及公益课堂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正式启动。该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青少年了解并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拓展应急救护意识,惠及更多家庭。
课堂上,宣讲师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生动讲解了溺水、心脏骤停、食物卡喉等常见危险情境的科学应对方法,并现场演示各类急救操作。随后,学生们亲自上台实操,在动手练习中提升技能掌握度,现场气氛热烈。一位参与的学生说:“我不仅学到了宝贵的急救知识,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重要。以后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我希望自己能挺身而出。”
强化志愿者服务能力
7月18日,天津市北岸善成志愿服务大队、天津市红十字东方应急救援队、天津市卫津荣耀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联合在河北区建昌道街道诗景凤苑社区开展“应急护航 志愿同行”应急救护公益培训,40名志愿者参与活动。
理论教学环节,讲师围绕心肺复苏原理及操作要点进行细致讲解,逐步拆解判断意识、启动反应系统、评估呼吸脉搏等流程,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志愿者加深理解。在模拟实操中,志愿者们在讲师指导下反复演练,逐渐掌握了胸外按压的深度与频率、人工呼吸的技巧等关键步骤,为今后在突发场景中高效施救打下基础。
急救技能并非“专业人士专属”,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从银发长者到少年儿童,从志愿者到社区居民,急救教育的普及不仅能提升个体安全意识,也正逐步织密公共安全网络。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