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施雨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广袤土地上,一场旨在守护眼健康的公益行动正在温暖展开。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慈善总会、八师民政局、石河子慈善总会、石河子市社工站、乌鲁木齐市爱尔眼科医院联合发起的“情暖兵团·守护光明”公益项目,在八师石河子启动以来,已为数千名兵团职工及家属送去眼健康服务。作为公益项目执行医疗机构,乌鲁木齐爱尔眼科医院充分发挥专家优势,通过社区公益义诊、科普宣教、先进设备检查及手术,让白内障老人重获清晰视力,书写了公益与医疗深度融合的动人篇章。
据悉,“情暖兵团·守护光明”公益项目计划在3年内资助兵团老年人进行白内障、胬肉眼病治疗。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50周岁以上兵团退休职工及家属)手术费用经基本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白内障按单眼手术上限1000元/例的标准予以资金补助,单眼手术个人自付不足1000元的按照实际自付金额补助;胬肉按单眼手术上限500元/例的标准予以资金补助,单眼手术个人自付不足500元的按照实际自付金额补助。这一项目不仅响应了国家《“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中关于提升老年人眼健康水平的号召,更精准对接了兵团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项目启动以来,乌鲁木齐爱尔眼科医院迅速行动,组建“眼健康科普医疗服务队”深入兵团各社区、团场、农场、养老福利中心等,开展免费公益义诊筛查、科普讲座与术后随访。截至目前,已累计为超过千名兵团职工、复转军人、离退休干部等提供眼健康服务,不少白内障患者通过公益资助接受了手术治疗,重获清晰视力。
为打通眼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乌鲁木齐爱尔眼科医院眼健康科普医疗服务队定期走进兵团社区、团场等,开展“移动眼科医院”式公益义诊。在各个社区义诊活动中,医护人员携带专业设备为居民进行视力检测、裂隙灯检查及眼底筛查,同时发放护眼手册,普及白内障科普知识。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队还提供上门服务,真正做到将眼健康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
在八师石河子某社区义诊中,服务队发现67岁的退休职工胡阿姨右眼视力只有0.4,确诊为右眼老年性白内障。因担心手术风险,胡阿姨长期忍受视物模糊的痛苦,日常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公益义诊医生耐心讲解白内障成因与治疗方案,打消了老人顾虑,并协助其申请“情暖兵团·守护光明”公益项目补贴救助资金。
胡阿姨在乌鲁木齐爱尔眼科医院接受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乌鲁木齐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祖丽皮娅介绍:“该技术突破传统手术依赖超声乳化的局限,通过智能导航系统,实现角膜切口、撕囊、劈核全程‘无刀化’操作。减少术中对眼内组织的损伤,同时降低术后感染风险;个性化参数设定可同步矫正散光、老视等问题,让患者重获远中近全程清晰视力。”术后第2天,胡阿姨的视力恢复至0.8,她激动地表示:“终于能看清孩子们的笑脸了,连电视上的小字都看得一清二楚!”胡阿姨的故事,正是兵团公益眼病救助项目成效的生动写照。
“情暖兵团·守护光明”公益项目不仅是一次医疗救助行动,更是医疗力量践行社会责任、传递社会温暖的生动实践。多年来,乌鲁木齐爱尔眼科医院始终秉持爱心使命,今后,乌鲁木齐爱尔眼科医院将通过兵团公益项目义诊、技术创新与品牌赋能,继续为兵团老年人筑牢眼健康防线,帮助受眼疾困扰的老人重见清晰世界,享受健康生活,感受社会关爱与医疗科技带来的双重温暖。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