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赵得地 李晓燕)6月14日,第22个“世界献血者日”如约而至,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爱心献血屋内温情满溢,镇海区慈善总会红色希望义工大队的志愿者们早早聚集,以挽起衣袖的特殊方式,为这个属于献血者的节日献上最真挚的礼赞。他们中,有坚守15年的“献血冠军”,有带动邻里的“热血工匠”,有接力公益的“90后”店主,更有108名成员共同书写的“爱心长卷”。
图为红色希望义工大队志愿者在献血现场
清晨,献血屋的门尚未开启,一位身着红马甲的身影已在门口忙碌——她是红色希望义工大队的“大队红管家”孙朝霞。整理物资、消毒设备、核对流程……这位被队员们称为“定海神针”的大姐,用15年的坚持诠释着“献血拯救生命,我们守护爱心”的信念。
作为镇海区首位献血超百次的女性,孙朝霞15年累计献血127次,总量达27000毫升;担任队长4年,志愿服务时长突破5000小时。“每次看到献血者撸起袖子的样子,就觉得所有的准备都值得。”她常弯腰为献血者调整靠枕,轻声讲解注意事项,用细致的关怀让每一份热血都带着温度。
“老顾,今天又打头阵啊?”随着一声招呼,三角地修车铺的顾伟江大步走进献血屋。这位外表粗犷的修车师傅,实则是队里的“献血达人”——20年前偶然尝试献血后,他便将此事融入生活,至今献血177次,总量突破66000毫升,相当于15个成年人全身血量。
为保持最佳状态,顾伟江每天晨跑10公里,白天在不足10平方米的店铺里修自行车、配钥匙,365天风雨无阻。“街坊都说‘铺子关着,准是老顾去献爱心了’。”他笑着说,“目标是60岁前献满200次。”质朴的话语里,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坚持。
献血队伍中,一位穿红马甲的小伙格外显眼——他是红色希望义工大队最年轻的志愿者李向阳。3年前初到镇海的瑜伽馆店主,因被城市的温暖打动,将志愿活动变成“第二职业”。“每次献血都觉得特别幸福。”他说,队伍里的全国无偿献血劳模冯闯(22年献血超12万毫升)是他心中的偶像,“希望像他一样,把公益当事业做一辈子。”
在红色希望义工大队,既有冯闯、夏甬峰等以标杆力量引领的“功勋老兵”,也有李向阳等接棒前行的“新生力量”。这支2011年成立的队伍,如今已壮大至108人,汇聚了18位百次献血勇士、41位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得主、19位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获得者。他们用滚烫的热血,绘制出一幅动人的生命画卷。
14年来,义工大队的爱心足迹早已超越献血屋——春运驿站的热水姜茶、敬老院里的贴心陪伴、环保宣传的街头呼吁、爱心义卖的摊位前……处处可见他们的身影。“我们献出的不仅是血液,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孙朝霞摸着胸前的志愿者徽章坚定地说,“未来,我们要让这朵用爱心浇灌的文明之花,在镇海厚德沃土上绽放得更艳。”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