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社区慈善微空间“抬头看报角” 弥合老年居民“数字鸿沟”
2025-06-25 07:34:20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赵得地 龚 静)日前,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景湖社区慈善微空间内,75岁的史师傅刚结束一局象棋,转身走向崭新的阅报栏,饶有兴致地浏览起来。“下完棋还能看看报纸上的新鲜事,知道的东西也多咯!”他笑着感慨。近日,景湖社区在慈善微空间内精心打造的“抬头看报角”,正成为弥合老年居民“数字鸿沟”的一座暖心桥梁。
 


图为景湖社区慈善微空间“抬头看报角”
 

  社区老年人口比例高达23%,“数字鸿沟”成为困扰老人日常生活的现实难题。“许多老人不擅长甚至无法使用智能手机,子女又常不在身边,了解本地新闻、政策福利健康知识,甚至明天的天气,都成了难事。”景湖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秋波坦言。为精准服务老年群体,承载着慈善温度与社区关怀的“抬头看报角”应运而生。

  作为景湖社区“拾景”慈善项目精心打造的10个文化微空间之一,“抬头看报角”蕴含着双重深意:“拾”既代表项目的10个空间规模,更寄托着“捡拾社区美好角落”的愿景。它在尊重老人原有生活习惯基础上,以极低改造成本,将老年居民常聚集的公共区域巧妙升级——一份份贴近生活的本地报纸被整齐悬挂,多副老花眼镜静待取用。这个慈善微空间成功将原本单一的娱乐场所,分流出一个宁静充实的文化角落,无声拓展着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维度。

  70岁的凌师傅自发成为报角的慈善义工,常组织温馨的小型读报会。“聊聊国家大事,说说街坊新闻,脑筋也活络了!”在他的带动下,老人们围坐分享报上的健康知识、地铁新线规划、养老政策调整等话题。老年群体被看见、被尊重、被赋能的需求,在这个慈善微空间里得到了温柔的回应。

  景湖社区的实践传递出一个清晰的公益信号:提升老年媒介素养、跨越“数字鸿沟”,并非必须依赖复杂设备。善用慈善微空间载体,激活居民互助力量,以他们熟悉的传统媒介为纽带,辅以适老化的社区支持,同样能有效回应老年群体融入社会的渴求。“凌师傅”们自发传递的温暖,社区精准投放的资源,共同织就了一张充满善意的支持网络。

  这处“抬头看报角”所映照的,正是景湖社区以慈善之力提升治理精度与人文温度的生动实践。它完美诠释了“拾景”项目的初衷:用慈善的慧眼拾起被忽略的角落价值,以微小而坚实的行动,共同塑造属于景湖的美好记忆——在这里,每一位老人在“抬头”之间,都能遇见尊重与关怀的光芒。


责任编辑:csg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