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高 琴)近日,一场跨越福建省泉州市与三明市两座城市的爱心接力温情上演,从三无病人身份成谜,到成功寻亲返乡并获得兜底保障,泉州市救助站及多方力量携手,为患者何某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归途,充分彰显了社会救助体系的温暖与力量,也让大家看到了多方协作在帮助困难群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今年3月31日,泉州市第一医院向泉州市救助站转介了一名特殊的病人何某。何某在宿舍内突发脑出血,被工友发现时已不省人事。由于何某无身份信息、无亲属、无抢救经费,救助工作困难重重。工友仅知晓他可能来自三明,这几乎是唯一的线索。泉州市救助站迅速行动,安排发布寻亲信息,然而一周过去,寻亲工作仍无进展。
面对困境,泉州市救助站没有放弃,通过与何某工友深入沟通,逐渐拼凑出他的部分信息。原来,何某本就是残疾人,2024年不慎丢失身份证,这导致其身份信息难以确认。在社工的不懈努力下,最终找到了他曾经登记的身份证号码。泉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随即联系相关的寻亲工作室,经过多方协作,终于成功确认了何某的身份。
身份明确后,新的问题接踵而至。通过建宁县救助站了解到,何某离家多年,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健康状况不佳,父亲正在住院,无法前往泉州照顾他。为保障何某得到妥善照料,泉州市救助站社工定期前往医院回访,密切关注他的病情恢复状况,并开展个案服务,给予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在社工的关怀下,何某从意识不清逐渐恢复到能够正常对答,但因发病发现较晚,不幸落下了半身瘫痪的后遗症。
与此同时,泉州市救助站积极与属地建宁县救助站联动,当地乡镇政府考虑到何某家庭困难且生活无法自理的情况,迅速为何某申请办理特困供养。5月16日,何某的特困供养申请确认通过。考虑到何某的身体状况,泉州市救助站决定待其病情稳定后,联合医护人员,用救护车护送其返乡。
5月26日清晨,泉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来到医院,小心翼翼地将何某送上救护车,并全程陪伴护送。经过4个小时的车程,一行人顺利抵达建宁县救助站。早已在此焦急等待的何某家属们,见到何某的那一刻,难掩激动之情,父母更是泪流满面。救助站工作人员和社工耐心安抚家属,并告知他们已为何某办理了特困供养救助,让家属放心。
此次救助行动,不仅为何某解了燃眉之急,更为他的未来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泉州市救助站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完善救助工作机制,加强与各方的协作配合,为更多困难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服务,让社会救助的阳光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