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梁张丁 陆 璇)“我患有胰头恶性肿瘤,出院后恢复疗养期间,多亏村里有个睦邻点,在这里和大伙儿说说话,病痛都轻了三分。”说起流均镇合心村的“互助养老”新模式,今年73岁的村民张明芳赞不绝口。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通过给老年人提供相聚交流、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场所,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健康需求和安全需求,提升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建村居睦邻点,打造养老“幸福圈”。每天,淮安区流均镇合心村的独居、空巢、高龄老人都会不约而同来睦邻点“报到”,下象棋、读书看报、话家常,笑声朗朗,其乐融融。这是2024年8月,合心村利用村公共服务设施、闲置用房资源,投入30万元建设的“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这里有精神关爱室、日间照料室、老年活动室、康复健身室、图书阅览室、助餐送餐室、理发室、助浴室等功能室;配有图书资料约5000本,跑步机等运动健身器材10余部(套),休息床位4张,麻将机4台、就餐配餐设备1套,可同时容纳20余人就餐,为老人提供了“天热可避暑、天冷可取暖、闲暇有文娱、餐食有供应”的养老服务链。
推进嵌入式养老,互助搭子“暖人心”。“你放心,村委会已经给你找到了互助养老的对象,可以帮助你叔叔一起烧饭吃。”打电话的村民最近在外务工,他的叔叔是癌症晚期,但家人工作忙,希望村里能帮忙找个人临时照看下。合心村推行自愿互助养老模式,积极发动村民中的“老邻居”“老面孔”等热心中老年群体参与助老服务,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为留守、独居、病残、高龄等特殊老人提供代办事项、精神慰藉、助餐等。为破解“可持续”难题,合心村创新“时间银行”机制:志愿者每服务1小时积1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未来优先享受服务,进一步扩大服务队伍,化解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焦虑”。
联动多方齐发力,营造最美“夕阳红”。在合心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528人。2024年下半年,合心村新建了中医馆,定期给老人开展理疗服务,推拿、针灸、拔火罐,基础性中医养生服务全部为老人免费开放。村卫生室也在睦邻点设置了服务区域,每周一到周五,老人们都能够享受到医疗服务,并免费提供基础诊疗。“医养融合,让我们村的老人能够有幸福健康的晚年,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合心村党支部书记冷士华说。除了医疗服务的联动,睦邻点还整合了理发、修脚等各类服务,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