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杨奕君)在云南省文山州,一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关爱服务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工作,持续健全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实现了养老保障服务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服务保障能力双提升。作为劳务输出大州,文山州全面贯彻省委工作要求,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工作方法,织牢“一老一小”。党委、政府的关怀如阳光般温暖,照亮了老年人和孩子们的生活,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和希望。
云南省文山州在“一老一小”关爱服务领域大胆创新,通过成立州、县两级工作专班,建立儿童督导员队伍,配备妇联主席(儿童主任),明确乡镇党委及政府“四个一”、社工站“三项服务”、乡村学校“七个一”、村(社区)儿童主任“五个一”的工作机制,确保关爱服务工作精准落地。
文山州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关爱全覆盖,动员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和教师力量,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全面的关爱和支持,确保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不缺乏关爱和指导。
文山州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的策略,不仅为当地农村劳动力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还有效缓解了农村家庭因外出务工而导致的家庭成员分离问题。通过引进如魏桥、神火等大型企业和项目,以及围绕三七、八角等特色产业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文山州创造了大量就近就业岗位,使得许多农村家庭能够在不远离家乡的情况下实现增收,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促进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在具体救助方面,文山州采取“项目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整合救助儿童会、深圳壹基金、广东丹姿等慈善组织资源,开展一系列针对儿童的未保示范项目、慧童儿童综合保护发展、艺术疗育项目。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专业化的服务,还极大提升了关爱服务的质量。在现有20个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的基础上,文山州有序推进全州104个乡镇(街道)“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每个社会工作服务站都配备专业的社工和人员,为儿童提供培训辅导、心理干预、权益保护、法律服务、教育矫正等专业服务。
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文山州出台了《文山州加强学生安全健康教育管理工作九条措施》,建立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全州共建成县(市)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7个、学校心理辅导室701个,配备了心理健康专职教师231人、兼职教师1745人。心理健康教育课被纳入校本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引导学生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同时,对小学高年级以上的12.8万名学生全覆盖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一生一档”心理健康档案,针对重点群体实行“一生一策”,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转介、诊断、治疗。
在关爱老人方面,文山州建立农村留守老人信息台账,健全定期探访等制度,开展留守老人、困难老人关爱服务“三看三督促”:一看老年人生产生活情况,督促落实惠老政策动态调整,确保老年人“两不愁三保障”关爱到位;二看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督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适时开展,确保老年人健康管理关爱到位;三看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情况,督促老年人走出家门,参加老年协会和村(社)组织的各项活动,确保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此外,文山州积极探索“幸福食堂+N”模式,建成老年幸福食堂12个,累计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社区助餐服务18万余人次,让老年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关怀。
文山州的“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不仅体现了党委、政府的民生关怀,更通过创新的工作机制和举措,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幸福感和获得感,共同绘制出一幅“朝夕美好”的幸福图景。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