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晓 露)近期,陕西省铜川市政协原副主席、市慈善暨扶贫协会会长郭平安,副会长孙祥春、秘书长边疆等带领工作人员赴各区县,开展2023年年终工作调研。宜君县慈善暨扶贫协会会长方秀琴、副会长陈华民,印台区慈善暨扶贫协会会长薛秦生、副会长左三成,王益区慈善暨扶贫协会会长助力魏群学,耀州区慈善暨扶贫协会会长任高林、副会长王瑞民及相关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
郭平安一行每到一个区县,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现场交流等方式,就“慈善幸福家园”工程、“慈安便民桥”建设、“慈善筑巢”“网络众筹”等项目一一调研。
听取宜君县协会
工作汇报
调研团队在宜君县慈善暨扶贫协会工作汇报中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宜君县已有41个村、社参与创建,占全县所有村、社的34.%。41个村、社全部完成了网上注册和项目认领,都成立了工作站、监管会和志愿服务队,制定了慈善公约,累计筹得互助金136.26万元,其中线下134.45万元,线上1.81万元;“慈安便民桥”项目第一批4座已建成,通过验收,投入使用。第二批分配的4座,目前修桥指标已落实到乡镇、村、组,选址已结束,2座桥主体已完工,2座正在施工中。
察看印台区和王益区
慈善项目
在印台区,郭平安一行重点察看了陈炉镇潘家河村的“慈善幸福家园”建设详情。该村创办慈善幸福家园“爱心午餐”餐厅,该餐厅有50多名70岁以上老人就餐,还对7名残疾人和卧床不起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爱心午餐”餐厅改造提升项目共投资9.98万元,资金主要是包扶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在5月下旬“乡村振兴·陕西专场”动员爱心企业捐赠6万元,区应急局机关帮扶3万元,区慈善暨扶贫协会支持1万元,包扶单位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了一件实事、好事。
在王益区听完汇报后,调研组了解到今年两批“慈安便民桥”项目 ,第一批的3座已全部建成,第二批的三座正在落实中;全区46个村、社全部完成了“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入网认领工作,20个村、社成立了监委会,18个村、社发起筹款项目23个,筹款4347.4元(幸福家园平台筹资),网上注册17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241人。
考察耀州区
“德慈长者食堂”
在耀州区听完汇报后,郭平安在耀州区慈善暨扶贫协会领导陪同下,驱车前往石柱镇西古村,实地了解“德慈长者食堂”运营情况。
近年来,西古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先后办起了土豆深加工厂、光伏产业、社区工厂等多家企业,2022年村集体净收入达110万元,为兴办公益事业奠定了基础。长者食堂的开办,是西古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创建“慈善幸福家园”的成功实践,深受当地老人的欢迎。
据了解,该村共有70岁以上老人200多人,许多老人的子女或外出打工,或进城陪读,村里空巢老人的一日三餐成了困扰老人正常生活的难题。为此,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结合本村实际,决定以创建“慈善幸福家园”载体,为老年人开办“德慈长者食堂”。村里凡80岁以上的老人每餐只须支付2元钱,70岁到79岁的老人每餐5元,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专门安排慈善志愿者送餐到家。同时,食堂向全体村民开放,收费均低于市场价格。
为了让食堂办得起、能持久,西古村把0.67公顷流转地交由食堂经营,运营经费不足部分由村办企业上交的集体经济收入解决。西古村的善举,得到了耀州区慈善暨扶贫协会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食堂开办之日,该协会资助1万元予以鼓励。
几天的调研工作紧张有序,郭平安对各区(县)全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几个方面的希望:一是各区(县)对今年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做好年底查漏补缺工作;二是及早做好明年工作计划;三是要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第三次分配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特殊作用,扎实履行慈善组织社会责任;是使慈善在困难群体帮扶、基层社会治理、乡风文明建设、助推美丽乡村发展等领域添砖加瓦,大力营造慈善文化氛围,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