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周 颖)“多亏村里提供的‘光伏’公益岗,现在我在村里做卫生保洁员,每月能挣好几百元,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凭自己的劳动挣钱,我觉得很光荣。”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麻石桥村卫生保洁员杨雪云笑容满面地说道。
近年来,大渡口镇结合本土实际,利用村级光伏发电收益,增设村“光伏”公益性岗位,有效为帮扶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问题,拓宽增收渠道,以实际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该镇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宣传“光伏”公益性岗位,线上以微信、微博等网络渠道宣传岗位招聘信息及岗位相关待遇;线下通过村宣传栏张贴招聘公告、村乡村振兴专干入户宣传等形式,鼓励有就业意愿的、有劳动能力、身体健康的家庭经济困难人口参加工作,旨在解决以脱贫户为主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增加脱贫户收入。
该镇依照“按需设岗、科学开发、岗需互选、人岗匹配”原则,结合全镇具体情况,按照每个村的面积大小和实际需要,确定公益性岗位的开发数量,同时开发出卫生保洁、护路、秸秆禁烧、环境监督、人居环境整治等多类型光伏公益岗位,确保所设岗位满足脱贫户多元需求,提升脱贫人员整体就业率。
同时,该镇组织各村乡村振兴专干针对脱贫户、监测户公益性岗位就业需求开展全面摸排。针对零就业、领导能力不佳村镇的脱贫户实行优先安排工作岗位,同时落实好“光伏”公益岗位人员福利待遇发放工作,切实发挥光伏公益性岗位的稳就业、促增收作用。
为确保“光伏”公益岗位人员明晰工作职责,保证工作质量,大渡口镇制定了统一的管理制度,规定工作时间、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及薪酬待遇,委派各村负责管理在岗人员。同时规范考核程序,定期对公益岗人员岗位职责履行、遵守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不予续聘。
截至目前,大渡口镇15个村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环保、秸秆禁烧等工作开发相应的光伏公益性岗位,根据村情需要,共开发“光伏”公益性岗位51个,帮助51户脱贫户成功实现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达5000余元。通过开发村“光伏”公益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困难家庭整体年收入,进一步拓宽脱贫户稳定增收渠道,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