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许武才)近日,一位小伙在父母陪同下,带着弟弟一块来到恩施州巴东县慈善总会,他要把自己第一个月的实习工资捐给县慈善总会,希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县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后,从小伙子手中接过2000元捐款。
捐款人叫朱骁扬,他介绍自己是大三学生,现在在中能建装配式建筑科技(巴东)有限公司实习,今天所捐善款是他领到的第一个月实习工资。
小伙子英俊敦实,在实习工地晒得略显黝黑的脸庞掩饰不住青涩与单纯。他说,今天来捐款并不是一时冲动,从小父母的感恩教育为他播下了一心向善的种子,2022年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催生了那颗种子的萌芽。
2022年暑假,朱骁扬在巴东县博爱之光社工中心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他跟随社工进社区、下乡村,进行入户走访,关爱“一老一小”和孤残疾困等特殊群体,尤其是看到那些残障儿童、困境儿童的家庭现状,令他彻夜难眠。
回忆起这段社会实践经历,一个案例让朱骁扬印象深刻。家住野三关镇茶园岭村十组的小丽(化名)今年11岁,常年和爷爷、父亲生活在一起,一家三口人都是低保,父亲一直在广东打工,爷爷在家务农照顾小丽的生活,如今却又查出患有脑梗,双腿静脉曲张需要做手术。母亲在小丽两岁的时候就离家出走,至今没有联系。小丽目前读小学三年级,性格十分内向孤僻,害怕见到陌生人。在2020年之前,只要家中有陌生人来,她都会躲到床底下,不敢出来见人,更不敢和任何人讲话。通过社工多次上门进行精神抚慰帮助,小丽现在已经在学校交了两个好朋友,现在家里来陌生人也不躲起来了,已经能够简单地和别人沟通。
“一想起我第二次走访的时候,终于听到小丽怯生生地说了句‘谢谢’,我就感到无比欣慰,我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朱骁扬暖暖地说。
只有亲历过他人的苦,才更懂得他人的痛。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朱骁扬接触到一个个社会特殊困难群众,虽然他们也享受到脱贫兜底的政策关怀,但他们的特殊困境更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从这一天起,朱骁扬就暗暗立志:只要我有能力,我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力所能及,无怨无悔!
当朱骁扬把捐献第一个月实习工资给慈善总会的想法告诉父母时,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他的父亲说:“虽然我们是工薪家庭,谈不上富裕,但你有这份爱心我举双手赞成。”母亲更是满脸欣慰地说:“捐款的时候我们带上弟弟一起陪你去,让你弟弟从小也受到爱的熏陶。”
“从县慈善总会成立以来,父母陪着孩子来捐款的这是第一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注慈善公益,用爱心善举共同绘出美好生活的‘同心圆’。”巴东县慈善总会会长师艺满怀期待地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