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暑期“公益电影放送”点亮夜晚星空
2023-08-28 09:24:30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袁钰涵)2023年暑期即将落幕,电影市场的一片“沸腾”却大有延续之势,喜人的票房业绩被业内称为“百亿暑期档”。而随着热门电影的不断上映,“公益电影放送”也逐渐掀起了热潮。

  傍晚,夜幕降临。在广场上,一块幕布、一台放映机,坐在凳子上一边吃零食一边观看影片——这是20世纪60年代人的集体观影记忆。如今,“公益电影放送”让这种记忆体验成为新潮流,遍及城市社区、各地校园以及基层乡村。

  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声、光、电等不断发展的技术手段对各种文化进行形象化演绎,从而建立老少皆宜的文化传播途径,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真正做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切实打通文化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村镇是公益电影

放送主阵地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服务基层群众的公益性文化娱乐活动。1998年“2131计划”出台,即21世纪在广大农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如今,对于乡村民众来说,看一场电影已经不再陌生。来自中宣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281家活跃院线和4.6万台活跃放映设备为超56万个农村放映点提供放映服务,357家版权方累计供应影片5214部,全国农村累计订购影片938.6万场次。

  连日来,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柳泉镇开展的“公益电影送下乡”活动,唤醒一代人的“青春记忆”,让公益电影走进镇村各个角落,把群众喜欢的电影送到家门口,目前已累计放映10余场次,观影群众达500余人次。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则把乡村公益电影放映视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据悉,蜀山区每年要播放324场次,覆盖全区27个行政村,服务人次达8万余人,主要在乡村文化广场、养老院、学校、社区等场所。蜀山区还探索“公益电影+”的服务模式,将公益电影放映与党和政府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在放映电影时穿插开展政策宣讲、普法教育等,让每场公益电影放映都成为服务群众的综合性载体。

  山东省临沂市玉山镇把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作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抓手,通过提前摸排群众观影需求,制订全年放映计划,覆盖36个行政村,每个村放映12场,确保做到一村一月一场电影。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不仅为农村群众送去电影大餐,还以电影为载体,通过“公益电影+”的方式,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完善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服务农民、服务基层落到了实处。

助推基层

公共文化建设

  事实上,公益电影放映具有贴近群众、感染力强、宣传效果好的优势,将公益电影放映服务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是加强思想文化导向建设的有效途径。

  近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济阳街道运河社区广泛开展“夏日送清凉——公益电影进网格”为民服务活动,不仅为居民群众播放了像《文化生活幸福长》这种欢乐轻松的文艺影片,还放映了意义深远的红色电影,使大家在观影的同时接受红色教育,激发爱国情怀。观影现场,红色电影《铁道游击队》《血战狙击岭》情节扣人心弦,无论是两鬓斑白的老人、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还是活泼好动的小朋友,都被影片所吸引。

  而浙江省江山市委宣传部、江山市星光电影有限公司联合虎山街道景星社区在听涛山庄、雅林西苑、景星山庄等小区内开展为期20天的“公益电影播放”活动,为辖区居民送上夏日的“文化大餐”。

  还有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长岭乡把公益电影放映与党和政府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在放映电影时穿插开展政策宣讲和普法教育;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公益电影+宣讲’”主题活动,放完《万里归途》等影片后,宣讲人结合电影内容,用通俗的语言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江西省安福县电影公司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在放映电影前播放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相关新闻,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和典型案例,把电影放映点变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宣讲阵地。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