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杨奕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慈善事业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工具和理念,为人人慈善、快乐慈善、随手慈善创造了新的方式和便捷途径。”在数字技术助推下,中华儿女“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促成互联网慈善募捐“人人皆可参与”的局面,践行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教诲,诠释了公众捐赠的文化基础。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慈会”)不断探索互联网慈善平台运作及筹款模式,不断开发特色项目,值得借鉴。2011年儿慈会与崔永元率领的“我的长征”团队及搜狐公司共同推出了“给孩子加个菜”网络募捐公益活动。2018年,儿慈会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及蚂蚁金服公益平台共同举办的“95公益周”活动,发布“公益福包”作为新型公益互动营销产品,带动爱心商家、消费者及公益项目有效联动。2023年4月10日,儿慈会发起的“健康校园行动”公益活动正式入驻字节跳动公益平台,该活动包括“健康饮水计划”“健康体质计划”“健康护眼计划”“健康心理计划”“健康成长计划”,参与者可通过抖音客户端为乡村儿童构筑健康校园,进行“健康校园行动”捐赠活动,大大提高了募捐效率。
在当今社会中指尖公益已渐成潮流,互联网慈善成为慈善事业新的增长点,通过互联网募捐的款项每年增长率均超20%。根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22年10月,3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累计带动超过510亿人次的网民参与,累计募集善款350亿元。
如今,互联网慈善不仅仅是提升募款效率的有效手段,同时更是朝着全方位数字化驱动方向大步创新的途径,通过数字技术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实现行业规范高质量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长兼慈善研究中心主任黄浠鸣表示:“通过互联网的途径,就可以更好地向社会公众、捐赠人反馈项目信息,可以实时让捐赠人了解到公益项目的实施情况、款项运用状况等,这对于提升整个行业的信任度都带来很大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慈善事业相关法规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的实施,让互联网慈善公益之路根扎于土地,发展得更为长远。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