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 大湖园中柳,春来似纤腰;何堪好风景,独上童心桥。作为“童心桥儿童公益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童心桥)的创始人,项贤东理事长前不久又获得了新的荣誉——“合肥最美慈善人”。日前,笔者来到项贤东所在单位采访,刚步入中心就被走廊两边的锦旗和照片所吸引,再仔细品读,每个锦旗和照片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心在“桥”上
在创办童心桥之前,项贤东就已经在爱心助残公益事业的路上走过了近10个年头。她身上散发出温暖的爱心火种,点燃了一个又一个爱心火炬。
一次受邀调研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锦雯言语障碍康复中心,项贤东被残疾儿童简陋的康复条件和爱心教师的坚持深深打动,在她心里,下定了要为残疾儿童做点事情的决心。于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关注残健儿童成长的公益机构——童心桥儿童公益发展中心应运而生。这一座“桥”,一头是需要帮助的残疾、贫困、失学、留守儿童,一头是企、事业单位,社会群体和爱心人士,为处于黑夜中的儿童,带来了一片璀璨星空。
在童心桥开创初期,项贤东投入了满腔热情,她带着工作人员边探索边实践,用一次次爱心的付出、一幕幕生动的场景、一幅幅温馨的画卷践行了童心桥成立的初心,温暖了无数残障儿童的心灵。童心桥曾帮助过一个名叫何亮(化名)的孩子,那是一年的腊月二十三,正是千家万户高高兴兴准备腊八粥,欢欢喜喜迎新年的时候,童心桥的工作人员踏进了这个孩子的家里。这个破败的家让工作人员震惊不已,因为现实的困难,本该上幼儿园接受正规教育的何亮只能待在家里,面对三个残疾人,何亮性格也越来越孤僻。为了帮助他,项贤东带着工作人员帮他安排了幼儿园,并承担了学杂费,让他顺利地进入了学堂。看到孩子红扑扑的小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项贤东再一次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
年复一年,爱行万里。如今,“爱心助残淘淘乐”“爱心电影专场”“残健儿童联欢会”“暖冬行动——情暖童心”“百条围巾送温暖”等活动已成为童心桥的品牌活动,用最纯粹的初心源源不断地释放着温暖的力量,为残疾儿童雪中送炭,传递希望。
爱在“桥”中
一个个充满爱的瞬间,给予项贤东坚持的力量,她就像冬日的暖阳,播撒阳光,温暖人心。但她只是童心桥众多公益人的一个缩影,在她身后,有这样一个义工群体,跟她一起坚守着慈善阵地。
2012年,项贤东创办了“童心桥”爱心网站,通过网站结识了许多爱心人士,后来这批人成了童心桥创立之初的义工团队。伴随着童心桥的成长,义工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义工的身份也千差万别,有企业家、公务员,有医生、教师、律师、记者,有IT行业的精英白领,也有机关退休的老干部。
退休前,项贤东曾是致公党安徽省委妇女委员会主任。爱心桥的成立,也得益于致公党安徽省直一总支党员们在背后的默默支持。现如今,这些党员们也成了义工队伍中的中坚支柱,他们的身影活跃在一个个爱心活动现场,用最纯粹的公益之心帮助着需要帮助的残疾儿童,让其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承诺意味着责任,选择意味着奉献。”在童心桥义工申请表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在递交申请表的那一刻,每一个志愿加入义工队伍的人,都下定了承担责任、自愿奉献的决心。
“情”在桥里
爱的传递,能让一个人温暖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8年坚守,童心桥的爱心故事如同春风化雨,一个人感染另一个人,一颗心感召另一颗心,奠定了童心桥越来越坚固的根基。
项贤东利用一切机会宣传童心桥公益事业。在一次民营企业的活动上,老总们听了项贤东的宣传,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刻要给残疾儿童捐款。几天之后,一大批课桌椅、玩具、书就送到了天情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一次举办爱心义卖活动,一位专职母亲还专门跑到批发市场购买了一批围巾摆摊义卖,卖出的钱全部塞进了捐助箱。这一个个温情的故事,让项贤东感动不已,她一边是爱心的传播者,一边也强烈感知到来自社会的慈心善意,也是在这一个个时刻,她明白了传递爱的意义。
坚守公益十多年,项贤东没有拿过一分钱,就像童心桥义工承诺的那样,选择了公益,就意味着奉献。近几年,项贤东有了新的想法,她与包河区民政局签订了“童心一家计划”合作项目,该项目实施将惠及包河区300多名残疾儿童。目前,该项目已圆满完成目标任务,也在一步步完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做慈善不难,坚守慈善不易。项贤东在慈善这条路上行走了十几载,从未想过要停止。她说,慈善的道路虽然没有铺满鲜花,却伴随着温情,浸润在爱和善的微风里,生命更加充盈。(刘福享)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