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27年,何俊成善名远扬满新丰
2022-11-07 09:51:16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张 丰)地处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镇的荷兰花海,是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这里四季有花,竞相开放。在花海不远处,一家名叫百家福的爱心超市,却因它的创办人将一份慈爱之举坚守了27年而善名远扬,为“花里大丰”增光添彩。

  超市的创办人名叫何俊成,盐城市政协委员、大丰区侨联委员。27年来,他投身慈善公益,累计为困难群众捐赠款物130多万元。

27年如一日

他成了老人最美的期盼

  9月8日一大早,新丰镇敬老院老人活动中心里,64位老人翘首以盼,期待着“老邻居”的探望。

  8点多,一辆厢式货车开进院子,卸下了八宝粥、莲子粥、核桃露、月饼、面包、200斤鲢鱼、刚杀好的老鸭……来送礼物的就是百家福超市的负责人何俊成。

  1995年,新丰镇重建了敬老院,收住了一群五保老人和孤寡老人。自那时起,何俊成的母亲邹桂芳就与这里的老人结下“不了情缘”,每年中秋、春节前,她都会带着“节礼”去看望他们,从不间断。这一善举遂成家风,耳濡目染中,何俊成也时常跟母亲一起去看望这群老人。2000年,何俊成在国外华人工商会任秘书长的舅舅思念妹妹邹桂芳,要接妹妹去国外生活。邹桂芳也想去,但实在牵挂敬老院的老人。何俊成拉着母亲的手说,你放心,关心老人的事,我包下。从此,何俊成承担起逢年过节看望敬老院老人的重托。2007年,因生意的失败,何俊成身无分文。临近春节,他奔到朋友家,借了5000元,到商店买了春节大礼包送到了敬老院。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点散发,这可急坏了何俊成,敬老院的门都进不去,他只好将价值3万余元慰问品放在门口。今年6月,为了让老人们看上大银幕的电影和电视,何俊成花12000元购买投影、音响设备和3000元西瓜赠送给新丰敬老院,给老人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


何俊成慰问老墩村82岁困难老人严秀余


       何俊成到新丰镇金域蓝湾小区慰问因病卧床10多年的老党员王宏昌

本组图片由张逸悠摄
 

开平价超市

用爱心换来百家“福”

  2015年,何俊成响应政府“菜篮子”工程创办了百家福超市,给周边群众带来了平价而优质的生鲜商品,同时吸纳了当地6名就业困难人员。

  2016年6月24日,在江苏阜宁突发龙卷风的第二天,何俊成在百家福超市门前拉起了一条醒目横幅:“超市将今天的所有蔬菜营业款捐往阜宁灾区”。这一善举很快得到群众响应,那一天来买蔬菜的人特别多。当天活动捐款就达1.2万元,都由何俊成如数捐给了阜宁灾区。

  经过多方摸索,何俊成买了货车,自己派人从盐城、大丰农贸市场采购;建成了保鲜速冻库,确保菜品新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降低生鲜商品的成本,成本降低了,实惠让给群众。群众闻风而来,人流量增多,薄利多销,良性循环。

  这些年来,百家福超市一直用“爱心价”,赢得了口碑。2021年1月,大丰区慈善总会授予百家福超市“慈善爱心超市”。今年7月16日,他被选举为大丰区戎耀益站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新丰镇政府工作人员询问百家福超市有没有办法买到口罩?何俊成得知后,多方打听,在大年初一下午自驾170多公里,赶到淮安一家医护用品厂,购买了4000多只口罩,全部捐给镇政府,供环卫工等一线工作人员使用。

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他助人为乐的身影

  2003年的“非典”;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常年帮扶6名留守儿童和残疾人;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助学……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何俊成慷慨解囊。

  三峡移民涂启民夫妇都不幸患上癌症,儿子残疾,孙女才八九岁。何俊成及时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让涂启民感受到了一家亲的温暖。在镇社会治理局,何俊成遇到了一位女孩寻求帮助,她父亲患上大病,母亲早年就离他们父女而去,她只好从苏州大学停学回家,照顾父亲。何俊成立马来到女孩家送上慰问金,这让父女俩感动不已。镇政府班子成员也急事急办,帮女孩父亲解决了看病资金。

  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何俊成又让儿子何小静加入慈善行列。6月3日端午节上午,何俊成父子俩给方强、老墩、齐贤、金东4个村(居)和金域蓝湾小区的老党员、困境儿童送上5000元慰问品,直到中午12时半还没到家。8月24日,何俊成父子俩慰问54个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发放书包、文具盒、助学金2万元。

  从母亲手中接过爱的接力棒后,何俊成在慈善公益的赛道上一跑就是27年,且越跑越快……27年来,累计为困难群众捐赠款物130多万元。

  27年来,何俊成先后被评为“大丰好人”“盐城好人”“江苏好人”和苏北唯一的“江苏省侨界杰出人物提名奖”,他的家庭被评为盐城市第四届“文明家庭”。

  他的慈行装点了花海美景,他的善举扮美了花里大丰,他要“益”路走下去。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