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宁陵县70后教师“夫妻档”扎根乡村26年
2022-10-03 10:13:51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魏筱 闫占廷)在河南省宁陵县阳驿乡袁楼小学,有一对扎根乡村26年的教师“夫妻档”——70后教师郑红伟和解远丽,他们潜心教书育人,甘当辛勤园丁,用坚守托起乡村孩子的求学梦,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奉献之歌。

  9月13日是学校开学的第一天,作为一校之长,郑红伟是最繁忙的一天。早上6点,他们夫妻俩就赶到了学校,为迎接孩子顺利返校忙活起来。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首先要把好入校关,逐一测量学生体温,检查核酸检测结果,引导孩子走进新班级……

  爱人解远丽一直是他的贤内助,忙着给孩子们分发新课本,热得汗流浃背。夫妻俩虽不是青梅竹马,却也情投意合。他们怀揣教育情怀,1992年一起考入师范学校,1995年一起走上三尺讲台,1999年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如今,在这所偏僻的乡村小学,他们相濡以沫、并肩前行,为乡村里的孩子们撑起一片晴空。

  “师范毕业后,我们分配到阳驿第二中学任教,教学条件很好。2008年暑假,中心学校领导找我谈话,委派我到最艰苦的袁楼小学担任校长。当时的袁楼小学教学质量差,生源流失严重,面临倒闭的边缘,都不愿接这个烂摊子。”郑红伟说,“看着领导期望的眼光,我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喜欢挑战的他,带着爱人一起下到乡村小学,决心非干出个样子不可。

  “面对破烂不堪的教室,看着十几个灰头灰脸的孩子,我没有退却,而是迎难而上。”郑红伟说,首先要改变校容校貌,打造一个花园式学校,让学校环境焕然一新。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又建起了整洁的学生餐厅。其次,实施课堂改革,培训师资力量,让教学质量很快提升上来。

  “生源为什么流失啊?根本原因还是学生成绩考得差,导致家长对学校失望。所以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下大力气抓课堂教学,用优异的成绩赢得家长的信任。”解远丽介绍说。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袁楼小学上演了一场“变形记”:教学质量一跃名列全乡前茅,在全县调研考试中也取得可喜成绩。生源很快回流,由最初的90人增加到如今的206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摞摞荣誉证书见证了他们的奋斗历程。

  近年来,随着村民的外出务工,学校的留守儿童日益增多。郑红伟夫妇上课期间是老师,下课便成了留守儿童的“家长”,悉心照顾他们生活,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一个叫陈盼(化名)的留守女孩,父母离异,奶奶又生病住院,解远丽便将她带在身边,和她一起吃住,当亲生女儿看待,用关爱温暖她幼小的心灵。

  一个家庭两个教师,共同钟爱一份事业,往往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他们觉得亏欠最多的是父母和孩子。这几日,解远丽年迈的父亲因脑梗晕倒住院了,他们夫妻俩却忙着开学准备工作,不能守在病床前伺候尽孝,内心十分愧疚。而儿子学校开学举行家长会,因为他们坚持给学生上课,也没有前去参加。

  让更多的孩子走出乡村,改变命运,是这对教师“夫妻档”的初心。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他们坚守三尺讲台忘我耕耘,扎根乡村教育无怨无悔,用爱和奉献演绎出一幕幕感人的真情故事。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