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王学军 通讯员 周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正是乡村振兴铸魂之所在。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墩头村第七村民小组以“邻里节”为抓手,聚“邻里力”,结“邻里情”,连“邻里心”,积极倡树文明新风尚,助推了乡风文明建设。
近日,江苏省海安市墩头镇墩头村第七村民小组以“喜迎二十大 共建首善邻里”为主题,举办了第五届“邻里节”。活动通过文艺表演、表彰文明户、理论宣讲、趣味运动、共吃团圆饭等环节展开。
每年“邻里节”,墩头村七组都会开展一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此届邻里节上,来该组调研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江苏理论宣讲专家库首批专家、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教授徐进,围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内容,结合村庄发展变化,立足用小切口阐释大观点、用小事例回答大问题、用小故事讲清大理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现场村民宣讲,让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感受深,从理论中汲取奋斗力量。
活动中,文艺表演穿插进行,村民们自编自演、自娱自乐。道情说唱《新思想暖人心》、表演唱《夸夸新农村》、花船表演《喜看水乡风光好》等节目寓教于乐。多彩邻里节的舞台上“零门槛”,喜欢唱歌的登台献唱,喜欢跳舞的上台表演,杨庆荣等村民纷纷参与其中,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观看的男女老少们手舞小红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欢乐的笑声不绝于耳。
打造睦邻友善“朋友圈”,画出邻里共治“同心圆”,“邻里同乐、邻里守望、邻里融情、邻里共议”的氛围在墩头村七组愈发浓厚。“经过多年的举办,邻里节的内涵不断拓展,逐步发展成集党的理论宣传、文明新风传播、社情民意收集、群众事务代理等多个功能于一体,为本组发展汇聚了正能量。”七组村民周龙官在主持活动时欣慰地说。
当天中午,全组村民欢聚一堂,共进午餐,喜迎国庆和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演绎幸福和谐邻里情。
“村组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家庭是社会的‘小细胞’,只有激活“小细胞”,才能更好地走活乡村治理的‘大棋局’”。镇党委宣传委员邵婷婷说,墩头村七组的多彩邻里节凝聚了精神力量,用文明之风“吹”动全组善治。
凝聚睦邻“小家”,共创和谐“大家”。墩头村七组村民把参与邻里节活动的热情转化为参与治理的激情,该组的许多中心工作都走在全村前列。通过多年邻里节活动的开展,推动全组形成了崇德向善之风、勤俭节约之风、勤劳致富之风、文明健康之风。
“我们要以七组邻里节为示范,辐射全村,积极构建和谐村居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打造邻里美好幸福生活‘共同体’”。墩头村党总支书记景梅表示,要真正释放出乡村全面振兴中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的强大动能,在墩头村去年成功创建海安市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先进村的基础上,努力创建海安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