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 安康市慈善协会老会长熊邦高走了,走得那样安静。斯人已去,音容宛在,不禁让人想起了他的许多往事。
2000年从安康地区人大工委主任岗位上退休后的熊邦高,谢绝了各种聘请,毅然投身慈善事业,当选安康地区(后改市)慈善协会首任会长。
从他2001年上任,到2007年卸任,熊邦高和他的团队共在国内外募集善款2088万元,其中用737万元为8个县区9万多灾民解决了急需的吃、穿、住问题;用524万元新建学校21所,维修校舍4所,解决了6000多名小学生无处读书的难题;用275万元建慈安桥102座,解决了12万村民过河难的问题;用140万元资助了528名大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用88万元对609名残疾青年进行技能培训,其中90%得以就业;投入123万元连续4年春节期间向城乡困难户送温暖;修建香溪洞、龙王山两条风景区水泥公路9.1公里,促进了景区开发和周边村民致富。另外,还争取到超过2000万元的儿童综合开发项目资金,该项目实施期为14年,现已在白河县实施。一串串的数字,一桩桩善举,凝聚着熊帮高和他的团队的爱心,抢险救灾的艰辛和付出,饱含着许多故事和深情。
心怀大爱,抢险救灾。2002年6月9日,宁陕县境内普降暴雨和特大暴雨,该县四亩地镇受灾严重,街道变成河滩,千年古镇顷刻消失。身为安康市慈善协会会长的熊邦高闻讯后,第一时间积极对外联络,紧急筹集资金,先后6次冒着高温酷暑,陪同国际救援组织有关负责人到现场考察灾情,商定救助项目。此次宁陕救灾安康市慈善协会共募集善款228.56万元。
2003年8月29日,石泉县遭受重大洪涝灾害。时年65岁的熊邦高于9月3日和宣明会西北区域办、省慈善协会相关负责人,踏泥泞、涉急流、爬陡岩,实地查看灾情。此次石泉救灾中,安康市慈善协会共募集慈善资金155万元,对4个重灾镇实施了紧急救援,修建了3所受损学校。
在救灾过程中,熊邦高曾经历险情。救灾当天,从石泉救灾返回安康已是午后,行至一桥头,熊邦高提出要去汉滨区瀛湖镇查看灾情(瀛湖镇前几天也遭暴雨袭击)。当时去瀛湖镇只有江南一条经吉河向西的路,当他们乘坐的汽车车行至吉河往西几公里的地方时,车前突然由山上滑落下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车刚停下,车后的泥石流飞驰而下,截断了后路。汽车的轮胎被埋在泥石流中。无助之下,他们只好电话求救,最后才得以脱险。
助残培训,授人以渔。说到慈善,不能不说助残。安康市慈善协会创建的安康困难残疾人技能培训基地,是安康慈善事业的一大亮点,得到了省慈善协会和安康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全省现场会在安康召开。
熊邦高和他的团队分期分批免费招收贫困残疾人,根据不同情况分专业分班进行技能培训,有木工、理发、电脑、按摩、自行车修理、摩托车修理等。充分利用阳光学校原有的校舍、师资、教学设施,发挥特教工作者潜能,集中财力办培训。他们用88万元培训了609名残疾青年,由劳动部门发给资格证书。这些经过培训的残疾人,90%的人或就业,或自己开店,实现了自食其力。
安康市慈善协会在熊邦高的领导下,不仅关注着安康境内的扶老、救残、济孤、助贫、赈灾事宜,还将爱的目光投向远方。2004年12月,印度洋发生海啸。2005年1月12日,安康市慈善协会发起了大规模的赈灾募捐义演活动。安康知青艺术团自编自导自演,唱出了爱的心声,人们纷纷涌向捐款箱慷慨解囊。
熊邦高和他的团队所做的一切,被人民群众记在心上。2010年,安康市慈善协会被评为全国慈善工作先进集体,熊邦高被评为全省慈善优秀工作者。(李建国 张本中)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