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好人”文化增辉城市文明
2022-08-22 09:28:3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魏筱)日前,中央文明办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共有151名包括(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方面的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上榜好人中,有举家捐款1000多万元、奉献家乡教育事业的海南94岁退休教师符国仲;有奋不顾身,在汹涌洪水中挽救生命的重庆花甲老人何明全、段萍友……他们用心用情为民服务,真情真意干事创业,自觉主动做“好人文化”的追求者、传播者、示范者,让“好人文化”成为一种道德准则。

宣传好人 树立好人榜样

  在“中国好人榜”上,安徽8组12人荣登榜单。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向上向善的力量。

  近年来,为宣传好人并深化拓展“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安徽”主题实践活动。安徽省创设省、市、县三级好人馆,全景展示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全省建成43个好人馆。省级“安徽好人馆”累计参观人数50多万人次,20多个省份80多个城市来馆观摩考察。各地还建设了一大批身边好人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社区、主题大道等,让身边好人走在群众身边、走进百姓生活。

  另一边,江西省赣州市厚植“好人文化”,广泛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

  “为了挖掘出贡献大、群众口碑好、事迹突出感人、体现崇高精神、典型示范性强的先进典型,我市构建联动机制,从健全基层推荐机制、组织行业推荐、开展媒体推荐等方面着手,健全先进典型培育选树机制。”赣州市文明办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推荐机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先进典型推荐常态长效。

礼遇好人 发扬好人精神

  近年来,许多地方在“礼遇好人”制度化常态化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值得借鉴。发放“好人礼遇卡”,给予医疗保健、参观游览、生活购物、公共交通,以及就业、养老、住房等多方面、多样化的礼遇。

  日前,山西省古交市文明办在市晋民医院举办“礼遇身边好人 弘扬文明新风”主题活动,为全市25名太原市身边好人集中发放免费体检卡。古交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指出,举行这次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道德模范高尚品格,教育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向道德模范学习,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陕西省铜川市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坚持以“好人之城”建设为牵引,立足发挥好人群体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激发市域社会治理内生动力,让法治建设愈发规范,“好人之城”品牌更加闪亮。铜川市不断完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表彰奖励和关心关爱机制,先后出台了《铜川市道德模范奖励帮扶实施办法》《铜川市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礼遇实施办法》;设立铜川市公民道德建设基金,对荣获全国、省级、市级道德模范和提名奖的,分别给予相应物质奖励。

  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放大好人效应,就能感召一批、影响一片、带动一方。用“好人”去引领、教育、培养更多的人,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向上向善,让更多人主动加入“中国好人”的行列中来,更显人间温情。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