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的人知道回收1吨废纸可以让多少颗大树免于砍伐”
“53%的人知道,塑料袋需要多少年才能自然降解”
“72%的人知道,夏天开空调多少度舒适又省电”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6月15日全国低碳日,在广州、深圳地铁站,不少市民乘客注意到一组颇具创意的海报。
“36%、53%、72%……”一个个引人注目的百分比迅速地吸引住了乘客的眼球,而更引人深思的是数字后紧接的一道道低碳问题,如“回收1吨废纸可以让多少颗大树免于砍伐”“塑料袋需要多少年才能自然降解“等。
这些问题均来自于微信支付“低碳答题挑战“小程序,旨在让更多人了解低碳知识,参与低碳行动。
不仅如此,在地铁创意海报之间,还有一面由许多方形磁贴拼成“PICK ME”和地球形状的互动装置,每块磁贴绘画着花、草、树、鱼等大自然元素,背面则是微信支付“低碳答题挑战”入口。乘客随手带走一贴,即可扫码磁贴背面参与“低碳答题挑战”。而随着磁贴一块块揭开,“地球”原本的面貌也逐渐展现在眼前。
“这样的创意形式很好,特别是了解到这些低碳问题后,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可以随手低碳。”不少参与其中的乘客表示道。
事实上,微信支付也正是希望通过这种创意的形式、趣味的互动,让大众主动参与其中,或许我们未必了解每一道低碳问题的答案,但却可以付出100%的参与。该小程序上线3天,全国已有近60万人参与,答题数量超500万。
此外微信支付还联合诸多商户,共同发起“一起低碳”活动,旨在鼓励用户选择如自带杯、不用塑料袋、共享单车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
在微信支付联合腾讯金融研究院发布的国内首个绿色支付碳中和报告——《绿色支付助力碳中和目标》中显示,近五年来,在生活消费、线上购票和在线医疗三类微信支付应用场景下,用户通过节约纸张产生的碳减排总量为18.82万吨;在生活缴费场景下,通过微信支付完成线上生活缴费减少出行的减碳量合计为334.61万吨。
未来,微信支付将继续通过自身移动支付数字化连接的优势,以创新的方式,积极提升用户的低碳认知、鼓励用户参与低碳行动,和微信支付一起做好事,助力绿色低碳社会的形成。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