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静)近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装有10000元现金。“这是母亲的遗愿,让我一定要交给你们,帮助有困难的人。”社区居民张永东说。
张永东的母亲叫朱美琴,于今年2月因病去世,享年91岁。朱美琴是划船小区最老的一批居民,曾在1987年至2001年间担任划船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兼主任。
1987年,朱美琴从水产部门退休后到划船小区工作。14年间,她克服疾病困扰兢兢业业为居民服务,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加班加点,把划船小区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打造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2001年,70岁的朱美琴从居委会退下来,又马上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先后在计生协会、关工委等工作单位发光发热,其牵头撰写的《流动人口自治章程》更是作为实践经验被全市推广。“朱书记像一架‘永动机’,本该安享晚年,可为了大家,忙得像个陀螺。”居民陈明飞说。
工作中是个“老黄牛”,生活中乐善好施。1998年,朱美琴看到小区下岗失业人员日益增多,带头出资3500元,在全市率先建立社区慈善基金。2001年起,她长期结对帮扶残疾人、社区矫正人员和贫困学生,还坚持每年捐赠3000元善款。十年前的一个早晨,朱美琴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一个小伙子。小伙子先是给朱美琴深深地鞠了一躬,而后说道:“外婆昨晚去世了,临终嘱咐我一定到您家说句谢谢,感谢您给予的生活费和平日的关照。”
朱美琴还心系外来务工人员。2005年一位外来务工人员突发心脏病,生命垂危,她得知后立即捐款500元,还发动党员和居民慷慨解囊。朱美琴经常自掏腰包帮助辖区内的清洁工人,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20多年来,朱美琴先后获得“宁波市先进工作者”“宁波市劳动模范”“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奖后,她把奖金全部捐给了慈善总会。
“2003年,我刚到划船小区接班,经常遇到各类治理难题,是朱书记给我加油打气,答疑解惑。”划船社区原党委书记俞复玲回忆道,“我至今都非常感谢朱书记对我的帮助,她对居民的温暖善意深深地影响了我”。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