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吴嫣 本报记者 张迎迎)面对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是的暴发,安徽省铜陵市民政局坚持党建引领,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力量,发挥“五社联动”优势,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共筑社区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力量“沉”在社区。根据疫情防控总体要求,市、县区、乡镇(办事处)民政部门迅速成立社区疫情管控专班,层层压实责任、环环落实措施。同时,针对疫情形势复杂、社区防控力量不足等情况,第一时间向全市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和广大志愿者发出倡议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自3月14日以来,全市50家市直机关按照“社区吹哨、支部报到、党员行动”的要求,主动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动员30家社工机构、200余名专业社工,组建抗疫志愿服务队伍800余支,发动近1万名志愿者,参与抗疫服务6万余次。
措施“实”在社区。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主动配合社区做好卡口值守、重点群体统计摸排、核查登记、秩序维护、物资供应保障等各项支援性、服务性、事务性工作。目前,全市各慈善公益组织投入人员3000余人次,参与社区卡点值守860人次;核酸登记735人次;维护秩序826次;路口执勤、测温亮码468人次;协助建立居家隔离人员、老弱病残服务群25个、物资配送287人次。同时,市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光彩事业促进会、同行爱心协会等慈善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募集近2000万元的防疫资金和物资,第一时间送到防疫一线。铜陵俪人医院、中山医院等主动协调4部救护车、40余名医护人员奋战在多个社区核酸检测点,进行采样、送检,累计出勤500余人次。市汽摩运动协会不分昼夜、义务接送外地援铜医务工作者600余人次。
服务“细”在社区。通过开通心理咨询热线、情绪疏导、宣传防疫卫生知识等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暖心服务。市带爱回家公益协会开通公益心理健康电话咨询服务热线,邀请了13名相关专家、心理危机干预师、社工师等,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隔离留观人员及家属、有心理压力的群众提供线上咨询 87次,服务时长 240小时,受益群众300余人。市为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结合“陪伴聆听者”项目,发动志愿者到天井湖等社区开展清明文明祭扫宣传30余次。市爱邻社会工作服务社、阳光少年公益协会、自闭症关爱协会等,为150名高龄独居孤寡老人、农村困境儿童、自闭症儿童等开展线上心理疏导、在线康复训练500余人次,打通为民便民利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