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刘志尚 张萍 本报记者 尚洛)山东微山岛镇每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红马甲的背后都有一个二维码。该镇杨村村民刘爱英看到红马甲上二维码,感到很稀奇,扫码后发现是“微山就业”的公众号。
“里面的内容还很丰富,有就业培训,有创业政策,有政策法规,还有我最急需的招聘信息。”刘爱英高兴地说。“现在她已经在微山湖党性教育基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工作待遇不错,还不耽误接送孩子。”
据悉,今年以来,山东省微山县深入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根据村情民意,按需设置岗位,创新发挥岗位潜能,在促进困难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为保护微山湖生态环境,微山县大力推动渔湖退养工作,为促进渔湖民就近就业创业,该县将低收入渔湖民纳入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范围,积极帮扶就业,提高家庭收入。
陈忠梅、陈伯点是微山岛镇的村民,自幼生长在湖边,常年以捕鱼和养殖为业,退养后,因年龄较大,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村里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动员他们报名公益性岗位,经过民主评议、审核公示等程序,他们顺利到渔湖民退养防控岗位上工作,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他们动情地说:“公益性岗位真的是一项惠民政策啊,还能让俺们为生态环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俺们感到很自豪!”
截至目前,微山县面向低收入渔民家庭设置湿地巡护、湖上流动巡护等岗位138个,安置退养渔湖民105个,在加强湖区环境保护的同时,发挥了公益性岗位救急难、托底线、保民生的作用。
岗位设置了,培训也要跟上。微山县以公益性岗位景区管护人员工作要求、能力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在微山岛镇吕蒙村进行开展“微湖向导”旅游技能知识培训,对首批30名参训人员,进行了城乡公益性岗位政策解读、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安全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常识的培训,还开展了景区管护人员职业道德、接待礼仪常识训练等专业知识模拟练习。
微山岛镇大官村村民殷延旺,报名了景区协理员岗位。他说:“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微山岛人,也跟着干点旅游工作,但一直没有系统地学习培训过。现在通过5天的认真学习培训,我系统学习了景区知识和文明礼仪等内容,对下一步我在渔家民俗展馆从事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提升,也为我们的家乡微山岛创5A贡献一份力量。”
一个公益性岗位人员就是一个招聘平台。城乡公益性岗位红马甲上的二维码,不定期推出企业招聘信息,不仅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了一个移动的招聘平台,也能帮助更多困难群众实现了致富增收。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