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日前,河北省清河县再度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一场“举县抗疫、慈善助力”的特别“战役”也由此迅速展开。在短暂又漫长的数十天里,共有700多家爱心企业、团体,以及更多爱心人士慷慨捐赠1900多笔、1700多万元善款善物,有力支援了全县抗疫工作的高效推进直至全面胜利。此次抗疫捐赠行动之快、人员之多、范围之广、数额之大,均创下清河慈善历史记录。
在举县城乡封控闭户的情况下,面对账户捐入、微信代转、电话定捐以及更为密集的电话咨询,县教育基金会和县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不舍昼夜、废寝忘食地开展收接、登统、打印、核对工作,坚持以“公众号快讯”“微信快讯”“大额特讯”三种形式准时对外发布捐赠信息,并且达到了郑成明会长提出的“紧而有序、忙而不乱、多而不缓、杂而无错”的要求。抗疫捐赠资金和物资的使用严格按照捐赠人的意向以及定向受用单位的意见,并根据全县统一安排,在县防疫指挥部物资保障组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协助下,及时拨付或送达抗疫一线,确保做到了“无一分挪用、无一处差错和无一时延误”的“战时”要求,发挥了应急应用的最高效率。
疾风知劲草,危难见善行。在那段时间,出钱献力的爱心暖流涌动清河,震撼邢襄。邢台电视台、《邢台日报》曾在一周内3次对抗疫捐赠事态和县慈善总会的出色表现进行报道,先后推出“视频连线”和“涓滴爱心汇聚清河抗疫大能量”的新闻报道。
为宣传、褒奖和纪念这次捐赠盛举,疫情防控刚刚转入常态化阶段,县教育基金会和县慈善总会就集册印发了《功德榜——2022年春抗疫捐赠专辑》。这是一份沉甸甸、亮闪闪的“爱心清单”,从县委、县政府领导及众多知名人士的题词赞语中皆可看到它的深厚意义和深远价值。
此次抗疫捐献,充分彰显了世间慈善的美好力量,可谓清河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风貌的一次集中展现,业已成为“大美清河”“大爱清河”最具代表性的时代名片,必将作为44万民众引以为傲的非凡事迹而永远彪炳于清河史册。而其中,自然也蕴含着清河县教育基金会和县慈善总会近十年来积累起来的“社会信任资本”所产生的巨大而无形的能量,不断推动县教育基金会和县慈善总会朝着更高、更远、更新的目标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