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文明祭扫”营造绿色清明
2022-04-04 09:20:5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一样的思念,不一样的悼念。今年清明,恰逢疫情防控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为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各地通过鲜花祭扫、网上纪念、家庭追思和踏青遥寄等文明祭扫方式,营造了文明祭扫新风尚,保障了清明节祭扫的安全绿色。

网上祭祀备受大众欢迎

  为了倡导文明、环保、安全祭祀,让社区居民了解文明的祭祀方式,近日,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湿地街道居然花园社区邀请社区志愿者、网格员来到辖区老人家中,手把手教社区老人通过网络文明祭祀。

  “姓名、日期,再传上一张照片,纪念馆就差不多布置好了,背景、音乐都能换。点这儿,还可以送鲜花……”家住6号楼的张元坤今年74岁,他认真地听着志愿者的讲解。

  “别看我年龄大,思想可不守旧,响应政府号召,不烧纸、不聚集。网上祭祀的方式非常好,还能留言,心意到了,情感也不减量,值得倡导。”张元坤说,往年清明节,她一般都会回到老家的墓地拜祭已故的亲人。

  据悉,此次活动中,居然花园社区的网格员、志愿者们除了现场指导网上祭祀以外,还通过发放倡议书和在小区宣传栏粘贴文明祭祀宣传标语等方式,倡导居民不焚烧殡葬用品,不摆放迷信用品,不进行其他不文明祭扫行为,引导居民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

  在上海,武警上海市总队某机动支队勤务保障大队官兵通过网上祭扫、讲述英雄故事等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哀思与敬仰;安徽宁国市天湖街道马村村开展“绿色清明·网上祭祀”活动,辖区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带领大家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大家在网页上细细浏览了众多英烈的感人事迹。

文明祭扫成为社会新风采

  又见一年芳草绿,最是清明感恩时。江苏省如东县在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大力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保障清明节祭扫安全绿色开展。

  “我们就买了盆鲜花表示纪念,寄托哀思,不放炮不烧纸,心意达到了就行。”县城居民樊先生说,前几年他们都是一大家子十几个人一起来扫墓,今年响应防疫要求,就他们老两口作为代表过来。

  城中街道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沈亚秋说,“文明祭祀是时代新风,缅怀先人,重于心而胜于形,我们的平安健康就是对先人的最好告慰。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减少出行,减少聚集,过一个安全、绿色、文明的清明节。”

  据悉,为避免人员聚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该地还实行限流祭扫,以每小时划分场次、每场限制最高人流量,错时安排、错峰祭扫。

  与此同时,甘肃省金昌市龙景山陵园推出的“以纸钱换鲜花”文明祭祀活动,以文明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湖北嘉鱼县提倡市民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等方式祭扫,为方便群众祭扫出行,县交通局从4月2日至5日开通两条“低碳文明祭扫”公交专线。

  全力确保防疫和防火工作两不误。这个清明节,各地通过不断宣传引导,让绿色文明祭扫深入人心,鲜花祭扫、网上纪念、家庭追思和踏青遥寄等文明祭扫新方式逐渐成为主流。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