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一老一小”温暖的家
2022-03-21 08:40:16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 地处陕西关中北部的铜川市,是中国革命老区,有“好人之城”美誉。在该市印台区,由铜川市劳动模范、铜川好人张明侠创办的关爱儿童、妇女、老人“三留守”的慈善幸福家园,不仅闻名铜川,而且远扬三秦。

  该慈善幸福家园坐落在印台东区沿“324”省道半山腰上,分为三个区域,相互之间相距3公里和10公里。第一处是启慧幼儿园,第二处是女儿花梦想家园(小学生托管中心),第三处是福寿星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他们将其合称为印台东区“三留守”慈善幸福家园。在张明侠园长和她的丈夫张全良管理下,每一处都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有序,教室、厨房、宿舍物品摆放整齐,干净卫生,老人们高兴地打着牌下着棋,孩子们快乐地在学习,整个慈善家园其乐融融,充满了新气象。

  据介绍,福寿星服务中心是张明侠在2021年6月创建的,1600平方米,上下4层,有电梯。共有60张床位,每人每月收费2000元。现已有8名留守老人入住。白天里有30多名老人来福寿星中心娱乐,休养,就餐。

  “张明侠是一个好闺女,我们晚年在这里生活得很幸福。虽然儿子在外是小老板,我吃穿不愁,但一人在家很寂寞,自从来到这里后,能与不少人聊天,一块遛遛弯打打牌,还有人照顾,看病吃药也方便了。”姚忠孝老人高兴地说。

  去年入住的吴金平老人,从9岁开始流浪社会,无儿,无女,也无家。他说,“2015年,好心人张明侠收留了我,让我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入住福寿星中心后,一日三餐。不到一个月,我感觉自己腿脚有劲儿了,心情好多了,今后我的生活不用发愁了。”

  今年春节,福寿星服务中心为吴金平、张帮录、武世斌、胡栓妮,屈保泰几位老人过新年,还邀请老人的子女一起度过节日。春节期间,张明侠亲自下厨做过年饭菜,老人们感受着大家的祝福,都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75岁的张帮录对在寿星服务中心生活赞不绝口。他说,“这里冬有暖气夏有凉风,生活用品样样都有,饭有人做、衣服有人洗,每月还能领取高龄老人补贴,真是住进了幸福窝窝里了。”

  从事幼教事业,是张明侠儿时的梦想,虽然她只有初中学历,但从小就有教书育人的梦想。红土镇没有幼儿园,不少在外打工者的孩子需要看护,她在父亲的鼓励和丈夫的支持下,将初心付诸了实践,并通过学习取得了幼教资格证。2006年在区政府支持下,将宋庆龄基金会援建的占地9亩,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的小学,支持张明侠创办“铜川市印台区启慧幼儿园”,让山区留守儿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到今年已走过15个春夏秋冬。截至目前,张明侠助力印台区10余个村落脱贫攻坚,帮扶了1000多名幼儿。现在幼儿园拥有17名教职工,有专车接送的幼儿160多名,其中120留守儿童。

  入住幼儿园每人每月收取保教费300元、生活费300元。该园每年还对30名多名幼儿作为困难帮扶的对象减免费用,每年减免达3万多元。来自甘草塬村在园幼儿王宇晟、王宇涵兄弟因父母离异、父亲患有精神疾病面临失学,一次性发放1200元帮扶资金,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为兄弟每人每学期减免保教费用500元。

  由于启慧幼儿园环境好收费低,对周托晚间留宿的幼儿,教师充当了家长角色,吸引了不少临近周边市县的幼儿入住。来自富平的秦美婷和宜君的王博雅两位小朋友笑嘻嘻地说:“老师经常给我们洗头、洗脸、洗脚、剪指甲、盖被子、穿衣服、梳头发……我们都喊她(他)们‘园长妈妈’‘园长爸爸’”。

  红土镇中心小学有480多名学生,住宿条件紧缺。2016年,张明侠在其附近租了8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精心打造了女儿花梦想家园,入住的90余名小学生在这里快乐地生活着,其中65名是留守学生。每位学生每月交600元,包括吃住及辅导。到目前已有200多名学生在此生活过。五年级的学生王瑞莹离开了托管中心后,又闹着让家长把他送了回来,这名孩子很习惯托管中心的氛围,随后他在校学习成绩也提升了不少。像这样的学生还有不少,都是走了又返回来了。

  据了解,张明侠共组织公益活动100多次,其中大型活动就达30多次。张明侠荣获铜川市劳动模范等众多荣誉。前来督导调研的省慈善协会慈善专员支宝生对张明侠创办的慈善幸福家园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张明侠创办的这个‘一老一小’关爱模式很特别,值得总结推广。”铜川市慈善协会会长郭平安说:“张明侠办的慈善幸福家园是铜川的一张慈善名片,希望有更多向张明侠这样的爱心人士助力乡村振兴。”印台区副区长张青表示,“红土镇关爱‘一老一小’三留守项目,是印台区幸福家园建设的一个样板,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印台区 ‘慈善幸福家园’项目的建设。”(胡运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