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退役军人村支书“老冯”的追梦之路
2022-03-14 09:09:47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刘志尚 张莉娜 本报记者 魏筱)老冯是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赵庙镇佀楼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作为一名退伍返乡军人,他高大质朴的外表下,始终怀着一颗为村里百姓干事奉献的火热之心。

  老冯上任之初,佀楼村企业少、家底薄,多数村民生活不富裕,他本人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深知这个书记不好当,但是他屡次告诉自己决不能被困难吓倒。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主动带领村班子成员外出学习先进村发展经验,经过考察、探索,结合本村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最终确定了以盘活村闲置集体资产为切口,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他带领村班子成员对村内闲置的集体资产逐一排查摸清“家底”,登记造册亮明“家底”、多措并举盘活“家底”。

  通过多方筹资,党员干部义务劳动,同心协力将废弃小学改建为村文化大院和12间门面房,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000余元。老冯又带领村班子琢磨探索集体湖田地开发项目,经过多方联系,最终确定了“鱼塘+果园+浅水藕种植”多项目融合的立体开发模式,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000余元。

  与此同时,老冯还带领村班子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民生投入,抓实抓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积极筹措100余万元开展农网改造,其中8万余元修缮村自来水井房,60余万元重修农业生产沟渠道路,20万元更新村内自来水管道,30余万完成村主干道柏油路面全覆盖……

  环境整洁之后,老冯又开始谋划靓化升级,在村主干道两侧修建花池,种植大叶女贞、冬青、红叶石楠等绿化苗木4600余株,在村内小巷裁种桃、李、杏等果树1500余株。不仅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的长效化治理,让佀楼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百果村”。先后荣获济宁市生态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山东省绿化示范村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改善村内独居老人、困难老人的生活品质,弘扬孝老敬亲的优秀传统文化,老冯和下派第一书记一起,组织佀楼村党员干部筹集孝老敬亲基金5万元,依托佀楼村互助养老合作社成立“爱心食堂”,为村内65岁以上的困难和高龄老人提供爱心午餐,并通过企业及社会的多方捐助和党员志愿服务,实现爱心食堂的持续良好运营。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关怀,也为现代农村养老贡献了一条新“攻略”,营造了浓厚的孝善新风尚。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退伍不褪色,在老冯的带领下,佀楼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展产业、美化环境、涵养乡风,携手共筑佀楼村产业兴、百姓富、环境美的乡村振兴梦。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