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杜超)近年来,“少子化”和“老龄化”正在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生娃没人带、带娃成本高、托育服务贵,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问题成为一大民生难题。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建议加大普惠托育机构财政支持力度,多渠道扩大社会托育托管资源供给,进一步建设好学前教育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类相关支持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建议,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缓解双职工家庭育儿压力。建议将托育服务体系作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民众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合理、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参考上海出台的促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议各城市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园区、楼宇等主体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推动托幼一体化,有条件的公办幼儿园新开与增设托班;发展社区托育服务等。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北京市委会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于鲁明建议,加快研究制定普惠托育服务支持政策,探索将普惠托育服务纳入或部分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出台税费减免等资金支持政策,建立完善政府、家庭、机构合理的分摊机制,降低托育服务价格。研究制定幼儿园开设托班的相关办法和措施,研究制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园区开办福利性托育机构及社区托育服务设施的设置标准和管理规范,打通举办各类托育机构的政策堵点,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杭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张治芬建议,通过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大托育人才培养,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服务。她提出,应增加妇幼保健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以及用于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儿童保健人员配备,以做好医育结合工作。“建议支持在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承担指导功能的示范性、综合性托育服务中心项目,设置一定规模的托位,并提供托育从业人员培训、托育机构管理咨询、托育产品研发和创新设计、家庭养育指导及婴幼儿早期发展等服务。”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不断调整完善,特别是三孩生育政策的正式实施,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托育照护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对促进生育、缓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