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贴心妈妈”
—— 安远县民政局“童伴妈妈”唐清英的故事
慈善公益报(陈萍 恒琛 本报记者 艾捷)唐清英是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镇岗乡赖塘村的“童伴妈妈”。自从2018年5月开始担任赖塘村的“童伴妈妈”,至今已经三年多了。
“因为自己亲身感受过留守儿童的心酸,所以在我结婚生子后就和丈夫选择在家创业,陪伴孩子的成长。”唐清英谈起了自己做“童伴妈妈”的初衷。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镇岗乡民政所那里了解到“童伴妈妈”这个项目后,她就立马去报了名。就这样,在重重选拔之下,她如愿成了“童伴妈妈”。
图为唐清英妈妈上门入户家访
入户家访收集儿童家庭基本信息是“童伴妈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唐清英主动到每一户村民家中,耐心讲解“童伴妈妈”项目。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努力,她终于摸清了赖塘村全部儿童的家庭信息。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唐清英发现村里有的孩子性格叛逆、爱打架、与家人关系不和、离家出走……存在各种各样“疑难杂症”。这让唐清英深知,自己作为“童伴妈妈”身上有沉甸甸的责任。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些孩子,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好妈妈”。
在众多孩子中,小钟的转变最让人惊讶。小钟从小缺失母爱,父亲也对他爱答不理,这让小钟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唐清英每周都会去他家家访,和他谈心,了解他的各种情况。同时还通过小钟的好朋友邀请他一起来童伴之家玩,并组织开展一些小钟喜欢的活动。潜移默化中,小钟慢慢喜欢上了童伴之家,还结交了很多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交流中,唐清英教会他做人的道理,尽量帮助他解决他所遇到的困难。现在的小钟不但变得活泼开朗,而且还成了童伴之家的小志愿者。
“这无疑是对我工作效益的极大肯定!”看到小钟的改变,唐清英更加坚定了她的“童伴之路”。
据记者了解,三年多来,唐清英把童伴之家当成自己的家,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孩子们也将童伴之家当成自己的家,走在路上孩子们也会主动跟我打招呼,开心地叫我“唐妈妈”。
功夫不负有心人,唐清英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社会及各级领导的肯定。她的“童伴”故事走上了中央电视台,走进了学习强国,被中国扶贫基金会评为了优秀童伴妈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赣鄱慈善奖”优秀慈善工作者荣誉称号,也入选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十佳童伴妈妈”……
“‘童伴妈妈’这份工作让我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接下来我将会继续坚守‘童伴妈妈’这个岗位,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做一名扎根农村儿童工作的耕耘者!”唐清英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