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温暖人心的“志愿红”
—— 记陕西省慈善协会四支志愿者团队的“战”疫故事
慈善公益报 2021年12月23日零时起,古城西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西安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一时间,大街上车流没了,人流没了,就连清晨树梢上的麻雀也不飞不叫了……而此时,陕西省慈善志愿者团队却走进防控前线,主动出击,迎难而上。众多感人的抗疫故事也在三秦大地上广泛传颂起来。
外国人和农民工求助
“爱心大姐”筹措物资上门捐送
“我是一个外国人,在管控区几天没有吃上热乎饭了,两个孩子饿得哇哇直哭,打了求助电话,爱心大姐不到两个小时就送来了粮食、蔬菜,还不收钱,在中国真幸福……”
“我在西安打工,遇到小区封闭式管理,回不了家,只能吃方便面,也没有交房租的钱,打了求助电话,爱心大姐很快给我送来了米面油和蔬菜,解决了燃眉之急……”
“几天没有吃菜了,听说省慈善协会有个爱心大姐能帮助有困难的人,试着打了电话,还真灵验,第二天就给我送来了米面和蔬菜……”
1月1日,一位嫁到西安的俄罗斯女士,因老公在上海出差,西安小区封闭式管理回不来,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在西安,缺乏生活物品。爱心大姐从接到求助后,从采购到送达小区仅用1个半小时。这位外国友人收到物资感动地说:“在中国真好,真幸福。”
图为志愿者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送去草莓
今年31岁的陈得地,2021年11月从旬阳市来到西安吉祥村一家火锅店打工,同时还带着她奶奶看病,租住在城中村。疫情暴发后火锅店关了门,他和奶奶吃饭困难,没钱交房租。1月9日,募集办副主任赵玲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与他加微信后了发100元红包救急,并联系爱心大姐团队帮助。第二天,爱心大姐邱华带领三名志愿者将价值800多元的生活物资送到家里。随后,募集办主任戴士芳还送去了一件羽绒服。陈得地的奶奶不停地说:“谢谢你们的帮助,今天能吃上热乎的饭菜了。”
1月12日,邱华大姐接到租住在凤城明珠小区几个农民工的求助电话,他们已被困半个月,爱心大姐团队很快送去了10箱方便面,10箱牛奶。他们称赞志愿者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据了解,邱华是省慈善协会志愿者总队副总队长、爱心大姐团队队长,西安这轮新冠疫情暴发后,她带领爱心大姐团队最早冲到抗疫一线,每天与抗疫人员一起并肩抗疫。截至目前,“爱心大姐”共募集款物200多万元。全队有50多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阻击战,其中邱华、徐翠萍、邱金花等至今仍借居住在30平米的筒子楼里,房间里没有燃气、暖气,也没有宽带,从住进去他们就没有正儿八经吃过一顿饭,也没洗过澡,没有回过家。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他们每天协助医护人员核酸采样秩序,接收外来物资,向管控区群众发送物品,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零晨两三点钟还有电话打来……
大病患者急需血液救治
初木公益4名队员献血抗疫
1月10日,初木公益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汪选华、张英福,带着各自的妻子,4位志愿者一起参加无偿献血,共捐献了6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助力疫情中大病患者急需血液的救治。
张英福说:“能用自己的血液延缓挽救他人的生命,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是的,我献血,我健康,我快乐。得知不少大病患者急需救治消息后,我们就按照15天一次的频率赶来献血。”汪选华接着说。此前,他们于去年12月份已献血两次。
今年46岁的徐玉华,是初木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的秘书长。疫情暴发后,她先是参加火车站社区的核酸采样点的服务,之后每天在家做饭,向11人的执勤卡点送餐。
1月4日,徐玉华得知雁塔区一个老旧小区群众吃不上蔬菜的求助信息后,她和队员管存祥筹措6000元,购买了新鲜蔬菜送去,使500多居民吃上了新鲜蔬菜。
“吃了好几天的方便面,今天终于吃上热乎的饭菜了,心里觉得真暖和啊!”。三桥沣东大道社区,因存在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而被封闭多天。社区11位居民连续吃了好几天的方便面,他们希望能吃点热乎的饭菜。得知这个情况后,初木公益团队队长温西顺、秘书长徐玉华和志愿者管存祥,立即在市场购买了价值500余元的生活物资,开车送了过去,让他们终于吃上了热乎的饭菜。
医护人员冒风险“战”疫
雷锋志愿者主动请缨接送
2021年12月23日,西安进入疫情小区封闭式管理以来,有一群闪亮的身影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是来自省慈善协会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和太阳花服务队的“的哥”“的姐”们。
2021年12月25至27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驾驶员与考生进行1对1配对,准时将考生送达考点。
25日凌晨5:30分,西安风雪交加,雷锋志愿者“的姐”罗小红到封控区等待着小文同学,按照提前勘察好的路线将小文送达考点,并送上暖心的祝福。
一时间微信群内沸腾,“的哥”曹飞跨越3个封控区将考生送达考场。安全送达,平安送达,雷锋微信群一时刷屏。
“的哥”方小南家住封控区较多的长安区,为保障医护人员准时到岗,每天早上6时出车,免费接送医护人员和就医困难老人的出行。
“的哥”崔小刚身患尿毒症已8个年头,城市按下暂停键后仍爱心接送透析老人和病友,被同伴称为“当代雷锋”。他却说:“能够感同身受透析病人的不容易。”
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一项重要工作,西安出租行业组织了2000多名驾驶员,分区分点进行转运工作。
雷锋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刘建贵第一个报名参加,因患脑梗,每天必须吃两粒药,白天晚上各一粒,56岁的他常常忘记晚上的那一粒就入睡了,平时力不从心,但是他干起转运核酸标本时,却仍然精神专注,一趟一趟往返于核酸采样点和核酸检测实验室之间。他说,我能够让核酸标本及时转运,市民的检测结果就能早一点出来。
和刘建贵一样,雷锋团队“的哥”王军、赵付峰,“的姐”席玲玲、刘改利等30多人都参加了核酸检测标本的转运工作。
1月8日,招募驾驶员援助西安市急救中心,与医护人员共同组成“战时120救护车队”。“的哥”李五毛闻讯报名。此次雷锋志愿者服务队60余人参加了抗疫行动。
有位孕晚期的孕妇去医院产检遇到困难。孕妇的丈夫康鹏勃联系到省慈善协会太阳花志愿者队长杜宝业。杜宝业得到信息后,立即安排最近“的哥”陈师傅出车。1月12日上午,顺利将孕妇接送到西安军工三院做了孕检。
据杜宝业介绍,太阳花志愿者队共有370名“的哥”“的姐”,其中70多人参加了运送核酸样本、抗疫医务人员和就医患者服务。
“敲门行动”
慈善先锋团队积极参与“战斗”
“您好,打扰您了,我们是来做核酸采样的,请出示一下‘一码通’。”
“我们是来送米面油、蔬菜的,请开下门。”
地处雁塔区的铭城16号小区,是有确诊病例的高危风险区,2021年12月21日就实行了小区封闭式管理。省慈善协会先锋队的志愿者王晓兰和王丽莎义无反顾地加入抗疫队伍中。她们俩今天为核酸取样贴二维码标签,明天又与医务人员入户敲门做核酸采样。这个小区有5栋楼,每栋33层高,她俩负责88户,一天要敲350多户的门。这一干就是20多天。
看到王晓兰每天在小区忙碌不停,她的老公王振华也加入到志愿者行列,积极为社区居民分物品、敲门送菜。
兵工小区有16栋楼,近900户居民。周边几个小区有确诊病例,整个小区各栋楼住户在家隔离。这个小区是70年代的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先锋队5名志愿者陪着“大白天使”每天爬7层楼敲门扫码做辅助工作,每天做核酸要敲门1000多次。她们都是近70岁的人了,上午做完核酸,下午和晚上还要挨家挨户上门送快递和蔬菜食品。
截至目前,兵工小区管控已经半个多月,有几户家中有80多岁的老人。一位柴姓老人的女儿、儿子因疫情被封控在其他社区。但老人日常用药不能停,当志愿者管鲜明得知后,立即联系已关门的药店,却始终联系不上药店人员。他从下午2时到晚上8点多,费尽周折才把药物送到老人手上。
小区另一位住户家中有两位80多岁老人。老太太卧床不起,老爷子也是靠着拐杖行动,儿媳妇刚刚做了腿部手术,儿子忙得不可开交。老人的日常用药吃完了,管鲜明得到后主动将药送到了家中。
省慈善协会先锋志愿者队在这轮抗疫中,共募集款物56038元,雷彩玲、李小玲等50多人参加一线战“疫”。
志愿者的爱心就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在这轮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闪亮的“志愿红”始终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爱心行动几乎每天都在西安街头上演。(胡运森 )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