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夫妻俩18盏路灯点亮百姓回家路
2022-01-19 08:14:38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高军 徐成 本报记者 楚璐璐)“从现在开始东村每天晚上六点整,18盏路灯准时亮起,不仅照亮了村子里的大街小巷,老人孩子再也不用为黑灯瞎火出行难的烦心事担忧了,而且也从此结束了没有路灯的历史。这多亏了王纪红、徐承杰夫妻俩为全体村民办了一件大好事”。1月15日,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东村老支部书记徐炳玉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道。王纪红、徐承杰夫妻俩用18盏路灯点亮了百姓“虎年”回家的平安路,实现了新一年支持公益事业的“开门红”。

  王纪红、徐承杰夫妻俩是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东村村民,也是一对热心公益事业的“夫妻档”。妻子王纪红担任村妇女主任。她们都是八十年代出生,虽然不满40岁,但两人参与公益事业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如今,在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鼓励下,妻子王纪红开办的美容养生会所生意红火,丈夫徐承杰擅长电工操作靠手艺赚钱,家庭收入逐年递增,幸福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虎年春节马上来临,“夫妻档”想着怎样再为村民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当看到全镇所有的村庄都安装了路灯,一到晚上到处是灯火通明,生机一片。唯有东村晚上死气沉沉,漆黑一片。村里没有经济收入,也没有集体积累,更谈不上基础设施的改造。妻子王纪红便提出了出资为村民安装路灯的想法,丈夫徐承杰一听当即同意,小两口一拍即合。这样即彻底解决了村内夜晚黑灯瞎火,老人孩子出行不便的问题,又能让回家过春节的游子感到温馨。丈夫徐承杰自己懂电工操作,也不用再花钱请人施工干活。就这样夫妻俩没让村里干部操心,一家人全包揽了工程,安装路灯时爬高上梯,又是拿钱买料又是爬杆施工,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为了节省开支不浪费一分钱,缺少帮手的王纪红就喊了公公和近门的叔公一起义务帮忙。经过四天的加班加点,终于将18盏路灯安装完毕。当天晚上,小村庄灯火通明,欢呼一片。主要街道人来人往,有的三五成群拉起了家常 ,孩子们聚在一起玩起了游戏,年轻人跳起了健身广场舞,东村村民终于结束了没有路灯的历史。看到明亮的路灯,老人孩子高兴的劲头,王纪红、徐承杰两口子心里美滋滋地,认为花的钱出的力很值得。

  王纪红、徐承杰夫妻俩做公益事业始终是默默无闻,生活低调,从不愿意张扬。妻子王纪红虽然当妇女主任,每月只有几百元的工资收入,但参与公益事业,捐款她从不吝惜。自加入腾讯公益近两年来,积极参加活动,主动奉献爱心。2020年3月,王纪红到外地参观学习,一个贫困山村进行修路募捐,她毅然拿出1500元来支持村村通道路建设。2020年年初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她率先捐出12件军用棉大衣,解决了社区村街疫情防控一线取暖问题。丈夫徐承杰也不示弱,2012年5月,徐承杰捐献了检测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15年3月,2018年10月,两次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授予全国无偿献血铜奖、银奖。

  王纪红、徐承杰夫妻俩相互鼓励,奉献不断。接受采访时二人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带动和启发全村村民乃至全镇人民一起做公益事业,让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得到温暖,让文明新风吹遍古郯大地,让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csgyb2